發揮所長/推動產業變革 發展創科+綠色金融

  多名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認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與科技創新樞紐,可以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優勢,推動國家高水平開放與高質量發展。他們期望國家推出不同措施支持香港創科與綠色金融發展,推動大灣區深度融合,發展新質生產力。

  加快跨境低空經濟發展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青年企業家協會創會主席凌俊杰建議,國家立足香港建立先發優勢,通過外匯配置、金融工具、政策扶持等手段加速香港創科產業的發展,推動香港從金融中心向「金融+科技」中心轉型;依託灣區深化區域融合,發揮香港在數字技術、人工智能等領域的資源與開放優勢,與大灣區的製造業、科技企業結合,引進新技術、試點新規範、孵化新人才;面向全國廣泛交流合作,借鑒香港成熟經驗與技術,因地制宜,發揮各省市優勢,開發數字技術在智能製造、供應鏈管理、綠色能源、智慧城市等領域的應用。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呂堅認為,在跨境低空經濟方面,大灣區內數個城市都發展迅速,但香港相對而言則較慢,現在最需要發展的跨境低空經濟部分是開設香港直通大灣區其他城市的低空航線,包括貨運及客運,最先可以在深圳的前海和香港的河套區試行。另外,他建議探索深港跨境飛行物品報關程式,讓海關總署允許在不改變現有深港跨境快件出口模式的前提下,將傳統通過口岸陸路運輸的快件更換為無人機運輸,探索便利低空出入境的清關程序。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吳傑莊冀透過科技創新和制度突破,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民生福祉提升提供系統性解決方案。為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跨境交易低效等數字經濟發展瓶頸,他提出設立數字資產外匯基金,為中小企提供抵押融資;建立區塊鏈統一交易與結算平台,推動實體資產代幣化,實現7×24小時不間斷交易。另外,他還呼籲完善數字資產監管框架,並在製造業、跨境物流等領域開展試點,以及加強高性能計算平台建設,促進數字經濟發展。

  倡設「跨境投資聯合基金」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黃錦輝建議,由國家相關部門牽頭,聯合各國家級基金並吸納內地民營科創基金,共同設立「跨境投資聯合基金」。按照特區政府創科產業引導基金出資比例,在香港設立專項子基金。子基金的內地資金以「聯合基金」名義申請跨境許可並爭取快速審批通道,並確保全程接受合規監管。他亦期望,中央考慮推進國產人工智能DeepSeek進駐香港,促進在香港的廣泛應用,認為不僅能激發人工智能在香港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推動科技創新發展,亦進一步促進國家人工智能的國際業務發展,提升中國人工智能的全球影響力。\大公報記者 義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