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案/黎智英認支持美國取消港特殊地位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三間相關公司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危害國家安全案,昨日(3日)踏入第142日審訊,黎智英繼續接受盤問。控方指黎在《香港國安法》生效後,提議美國政府繼續針對中國實施科技制裁,黎否認,但承認當時是想美國與中國進行貿易談判及討論科技合作時,把香港及中國新疆的人權、法治問題聯繫一起,作為談判條件,並同意美國終止香港特別待遇。控方指黎智英為美國而非香港爭取利益,黎否認。控方完成盤問,辯方明日(5日)開始覆問,預需時一日。控方預計今年6月結案陳詞。\大公報記者 盛德文
控方就《香港國安法》生效後,黎智英在線上直播節目《Live Chat with Jimmy Lai》、《蘋果日報》的《成敗樂一笑》專欄文章,以及外國訪問節目的內容盤問黎智英。
國安法生效 專欄仍鼓吹制裁
控方指黎倡議外國針對中國實施科技制裁。在2020年11月20日的直播節目中,稱如果美國制裁中國科技的輸出,其他國家需跟隨,將嚴重打擊中國經濟。對談嘉賓、以色列前副總理夏蘭斯基(Natan Sharansky)提出,在蘇聯時期,美國前總統卡特曾下令停止出售部分超級電腦去蘇聯,認為可效此法,針對香港及中國做同樣的事。當時,黎完全同意對方說法,並稱此點十分重要。惟他昨日在庭審中否認提倡外國對中國實施科技制裁。
同年11月29日在《成敗樂一笑》的專欄文章中,提到「特朗普發動貿易戰,禁止輸出高科技和晶片到中國,打擊其經濟,即使不致垮台亦需作重大讓步」,「終極目標是徹底解除中國對世界的威脅」,「專橫的強權將面臨挑戰,走向崩潰」。控方質疑,國安法生效後,黎仍繼續提出並鼓吹對中國實施科技制裁。黎否認,稱只是分析現況及有關後果。控方指黎擔心美國拜登政府不跟隨特朗普政府的強硬對華政策,因而倡議推動拜登政府繼續針對中國實施科技制裁,黎否認。
控方指黎智英於《國安法》生效後三個月內七次提及「科技制裁」議題,在2020年12月6日《成敗樂一笑》專欄文章,黎提到借助境外通訊科技並利用電子資訊反制中國政權,讓「強權面臨挑戰,走向崩潰」。控方問黎是否提倡政權「走向崩潰」,黎否認並指只是分析實況並提出意見。控方另引述「美國若是全面禁制向中國輸出科技和芯片,將沉重打擊其科技研發,窒礙其電子監控的發展」,控方再質疑黎提倡美國繼續針對中國實施科技制裁,黎否認,稱只是純粹推論。
黎智英承認多次在《Live Chat with Jimmy Lai》節目中,提及支持美國把香港及新疆關於人權法治的議題,帶入跟中國的貿易談判中。他想看到這種情況發生,這是他的建議。控方質疑,黎是否就此要求美國採取敵對行動,想中國屈服。黎不同意,指他只是關注香港的自由及人權。他當時同意美國與中國討論科技合作或貿易時,可把香港及中國新疆的人權、自由、法治問題聯繫一起。
預計今年6月結案陳詞
控方展示黎智英在2020年7月中傳給Mark Simon的訊息,稱前國務卿蓬佩奧助理Mary Kissel就美國跟香港斷絕聯繫問黎看法,黎智英回覆稱,認為美國取消香港特殊地位是正確的做法,因為透過關閉香港這個窗口,可更容易迫使中國接受美國的要求;訊息又指,制裁中國便可阻止中國打壓香港,「若美國和中國脫鈎,香港將是中國的出路。關閉中國這出口,可迫使中國更容易順應美國的要求」。控方指出,黎智英並非為香港爭取利益,而是為美國爭取利益,黎否認。控方又指黎在《香港國安法》生效後,沒有他說的小心行事以免違反《香港國安法》,黎否認。
控方昨日表示盤問階段已經完畢,辯方表示需準備為時一日的簡化版覆問環節,案件押後至明日(5日)再繼續審訊。控方預計本案將於今年6月結案陳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