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廊】春來桃花艷

  戴春蘭

  久未踏足鄉土的你一定記得,是桃花最早從冬閒的微醺中醒過神來,走在春天的路上。

  許是認為桃木有驅邪作用,極好種植,也是為了給孩子解解饞,鄉下房前屋後都會種植幾棵,無賴地依偎在土牆邊或園角,在黃泥黑瓦的映襯下格外明艷照人。

  整個乾僵的冬,桃樹盤虯臥龍般的枝幹在風霜裏靜默着,第一縷春風降臨之前,眼尖的孩子已經在光禿禿的桃樹枝頭發現綠豆大小的芽苞,在濛濛春雨的撩撥下,日見長大,如花生,如腰果,愈來愈鼓鼓囊囊,尖上一點緋紅,活脫脫就像嘟着嘴的小妹子。春風輕輕一胳肢,這花苞終於掌不住,「撲哧」一聲笑了,卻還略微羞澀,半開未勻,像深口的酒罈,裏面盛滿幸福的漿液。

  早有性急的蜜蜂進進出出一親芳澤,滿枝桃花也芳心大亂競相綻放。花骨朵兒帶着稚嫩的青澀,半開的花苞有回眸一笑的欲說還羞,全開的桃花最見風韻:正中間一簇密密實實的花蕊,頂着嫩黃花粉,與蝸牛柔軟的觸角一般無二。五片花瓣呈五角星形打開,根部紫紅,愈往外愈淡,像國畫漸次暈染得粉紅。那花瓣薄如蟬翼,幾乎透得見光,細密紋理也纖毫畢現,老家人用「桃紅花色」來形容少女吹彈可破的肌膚,實在妙不可言。

  這便是鄉村裏最常見的毛桃了。也欣賞過花桃及油桃,花瓣重重疊疊繁複許多,花色也有深紅、淺紅、玫紅、白色變化多端,便是改良的品種,顯得高貴典雅。很奇怪的,竊以為,遠不及毛桃花飽含村香野趣容易親近。

  遠遠的,便有花香蕩蕩悠悠飄散過來,發酵似的愈來愈濃,帶着糯米酒剛出酒娘時的甜醇。孩子們在桃花樹下呼嘯着追逐嬉戲,偶有一片兩片花瓣悠悠地飄落到頭上,抬頭望望枝頭上粉盈盈的花朵,遠古流傳下來的童謠便脫口而出:「雞公子,啄尾巴,啄到婆婆樹兜下。婆婆出來看雞子,姐姐出來拗桃花。桃花開,李花開,張郎打鼓李郎吹,吹到姐姐心花花開。」那麼多桃紅花色的妹子聽了,向着高邈的藍空長吁口氣,腦子裏不禁想起那個常偷偷來找自家的他,臉更燒得厲害。三兩隻雀鳥嘰的一聲直竄向雲霄裏去了,自成林間空中淡墨疏痕似的點綴,也把那縷情思遠遠地捎去了。

  在泛黃的《詩經》裏,早有古人深情吟唱:「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 宜其室家……」在桃花灼灼花紅柳綠的春,喇叭嗩吶嘀嘀㗳㗳吹打起來,抬着大紅花轎迎娶一位桃紅花色美麗賢慧的姑娘,那畫面,只一遙想,便足以讓人心旌搖曳!

  而我與桃花的緣起,始於剛畢業那年的春天。在城裏長大的我,卻被分配到一個簡陋的村小教一年級。教室低矮,學生無論穿着還是知識面都無法跟城裏的孩子相比,我只覺身心俱冷,整天陰沉了臉,對教學應付了事。寒假後開學的某個清晨,我剛進教室門,一大把桃花斜插在玻璃瓶中,枝幹旁逸斜出,粉嫩的花瓣上滾動着晶瑩的露珠,晨曦裏正開得爛漫,還有許多將開未開的花苞,不待湊近,絲絲縷縷的馨香彷彿天光煥然,瞬間蕩滌盡所有的煩憂。

  「戴老師天天快樂!」全班同學在班長的「起立」聲後整齊真摯地喊着。那一瞬間,我望着45顆向陽的心,眼睛酸澀,多可愛的孩子,多貼心的關愛啊!已將春日般的溫暖送抵我內心最深處!

  我將那些燦爛的花朵捧在手心,深深地嗅下去,帶着陽光與雨露的清芬在我心底流啊流啊:同樣是桃花,有些長在花紅柳綠的繁華都市,盡享陽光雨露;而大部分桃花只長在山野的田頭地尾,花開花謝無人問津。可桃花從不在意別人用怎樣的眼神看它,春風一吹,春雨一臨,它們帶着淚,站直身,開放出粉嫩花,散發出細若遊絲的香,讓陽光打在人面桃花燦若朝霞的臉上,照樣粲然地笑,照樣年復一年地怒放。

  也是從那天開始,我像桃花一樣開始綻放:我和孩子們在桃花香中認真學習,在桃樹下一起遊戲、唱童謠,閒時就一起到食堂學做桃花糕、桃花粥,晶瑩剔透的雪白中點綴着讓人無比驚艷的粉紅,讓孩子們笑得比桃花還艷,多年之後都念念不忘!

  當身邊圍繞着嘰嘰喳喳的可愛孩子,當課堂像小鳥一樣自由飛翔,當一屆又一屆孩子隨桃子成熟,我深深知道:風吹老了山河歲月,雨淋散了煙花月色,只有桃花,夭夭灼灼,在眉間心頭綻放,一如初見時的鮮活模樣。於是,不管紅塵有多蒼白,不管周遭如何喧囂,你會在桃花樹下抱緊自己的香,不迎合,不將就,專注於每一個平凡的日子,修得圓滿,修得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