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透視】科企上市及互聯互通機制續升級 港股料受惠
梁君馡 恒生銀行財富管理首席投資總監
上周特區政府發表的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提到,港交所正籌備開通「科企專線」及繼續完善互聯互通。筆者料這將為內地和香港投資者提供更多新經濟板塊的選擇,並利好股市流動性。事實上,近月股市受惠內地AI模型的突破及AI應用將加快商業化的憧憬,日均成交額顯著上升。南下港股通的資金流入亦較過去大幅增加,主要是對AI概念股的投資。若未來科企上市和互聯互通機制等配套繼續升級,相信現時估值較十年歷史平均為低的香港股市仍將有許多發展和向上空間。
恒生指數年初至今已升逾14%,大幅跑贏環球其他主要股市。2月最後一周,受特朗普稱仍將於3月初開啟對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徵關稅的計劃,環球股市表現疲弱。恒指也於上周五借勢出現高位調整。雖美國關稅消息對港股帶來一些不確定性,但筆者認為,內地樓市正在回穩將利好內需復甦,加上AI於內地有望加快應用及商業化,可為經濟增長帶來助力。香港股市基本面正出現結構性轉變,筆者料恒指今年有望上試25,000點。
金融板塊或成主要受惠者
除了科技板塊,筆者料未來金融板塊及房地產信託等也將受惠互聯互通發展。港股流動性、招股活動及跨境理財服務需求上升,本地金融板塊將是主要的受惠者之一。
至於房地產信託,若可被納入港股通範圍,將為內地投資者提供長期資產配置和穩定收益的另一選擇,有望吸引北水流入。短期來看,市場焦點將落於全國兩會。除了聚焦財政刺激規模及2025年的經濟增長目標之外,AI等科技發展策略亦是這次兩會的主要關注點,這將有助推動中資科技板塊的估值繼續重估。(以上資料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