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聯兩會建言】籲簡化在港上市優質內企A股二次上市程序

  近年來,中央持續優化金融開放政策框架。2024年4月,中國證監會推出五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重點支持行業龍頭企業赴港上市。香港監管部門同步革新制度,通過設立「快速審批通道」縮短百億市值A股公司上市周期,並於12月優化A+H股公司H股佔比要求,將上市門檻由15%降至10%或30億港元市值標準。系列舉措成效顯著,2024年香港IPO市場融資額突破800億港元,重歸全球前四,市場流動性與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

  香港憑藉其成熟的法治環境和廣泛的國際投資者網絡,結合內地龐大的經濟縱深,能夠形成「制度互補+資本共振」的強大效應。通過深化兩地上市機制的銜接,內地企業可以獲得更廣闊的全球化融資渠道,同時助力香港鞏固其離岸人民幣樞紐地位,推動人民幣計價金融產品的創新與多樣化。不僅為全球投資者提供豐富的人民幣資產選擇,也為內地金融市場引入更多國際資本,增強市場深度與流動性。

  這種合作模式為內地企業走向國際市場提供了更廣闊的平台,也為全球投資者創造更多機會,推動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化進程,為構建雙迴圈新發展格局提供堅實的金融支撐。一方面,協同效應為內地企業提供多元化的融資渠道,有力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也為香港金融市場注入新活力,進一步提升其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兩地金融市場的協同發展,能為全球經濟復甦和穩定貢獻獨特的中國智慧和方案。

  為落實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中「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部署,發揮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優勢,推動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高水平互聯互通,民建聯在兩會上將就加強支援內地企業赴港上市提出了協同發展四大路徑,包括建議:

  第一,構建雙向二次上市機制。建議中央與香港探索研究協議機制,允許優質內地企業完成港交所上市後,以簡化程序回歸A股二次上市。此模式既可消除「資源分流」顧慮,又能通過雙市場融資增強企業資本實力,亦可以進一步推動內地企業來港上市集資。

  第二,打造「A+H」品牌示範效應。優先推動已在港上市的優質H股企業通過「綠色通道」登陸A股,形成示範案例。成熟後可延伸至東盟、中東等市場,吸引海外企業形成「先H後A」的上市路徑,強化香港國際融資平台功能。

  第三,優化跨境風險管理機制。針對二次上市企業的港股通准入問題,建議兩地監管部門建立風險對沖工具與資訊披露協同機制。通過動態評估主要上市地合規狀況,探索有條件納入港股通標的,既防控風險又提升市場吸引力。

  第四,創新雙幣種金融產品。在「港幣—人民幣雙櫃台模式」框架下,優先推出A+H股ETF產品。此舉可降低跨境投資門檻,為境內外投資者提供一體化資產配置工具,促進離岸人民幣市場深度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