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提案】政協委員:港融國家發展大局 拓經濟新增長點
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今日在北京開幕,與會的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近日紛紛公布自己的提案,其中,聚焦如何進一步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最多委員關注的內容,提案中涵蓋文化、創科、低空經濟、金融、法律服務、打造香港國際平台等多方面內容,並建議要以敢於破局的精神,推動香港開拓經濟新增長點,為國家現代化貢獻香港力量。
全國政協常委林建岳的提案是「深化大灣區影視合作 打造香港成為國際影視之都」。他說,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香港影視產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發展機遇,他建議中央支持大灣區各市共同合作,將「香港國際電影節」打造成為世界第四大國際電影節,搶佔國際影壇制高點,讓優秀國產電影走向國際建立大平台。他並提議放寬香港影視工作者北上發展門檻,冀香港與內地城市共同走向國際,講好中國和香港的故事,以及深化大灣區電影電視合作,整合各自資源,以打開國際市場。
國家將主辦2026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會議,全國政協委員姚志勝建議安排APEC會議在香港舉行,展示香港「一國兩制」優勢以及高水平對外開放獨特功能,進一步擦亮香港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的金字招牌。他強調,會議若在香港舉行,可以向世界展示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國家高水平開放的新模式,透過會議促進大灣區和APEC 21個經濟體的交流合作;同時可以發揮出香港營商和會展業資源優勢,結合香港的家族治理、財務規劃、法律諮詢等領域的專業服務,加強亞太地區的官方民企協作,提升APEC會議的專業性和影響力,推動香港的盛事經濟,拉動更多資金把握國家機遇。
全國政協委員曾智明表示,應全面加強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統籌及合作,突出發展創新科技,期望特區政府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優勢,以國際金融中心優勢及創新科技等重點產業推動創新驅動,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他並指出,應進一步落實民企吸納高校畢業生優惠政策,以激發就業市場活力,民營企業作為吸納就業的主力軍,貢獻了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但在吸納高校畢業生過程中仍面臨政策落實不暢、激勵不足等現實困難,故建議透過優化政策體系、完善配套措施,以積極鼓勵民企,尤其是中大型民企吸收更多畢業生就業,全面發揮民企穩就業的重要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呂堅表示,他的提案涉及「跨境低空經濟、國家專利及法律服務」三方面。在跨境低空經濟方面,現時最需要發展的是開設香港直通大灣區其他城巿的低空航線,包括貨運及客運,建議最先可在深圳的前海和香港的河套區試行。在國家專利方面,提議縮短兩地申請專利的時間,以更快在新發明上作商業應用,以實現更大的效益。「建議由國家知識產權局與香港及澳門制定一個三地適用標準,如取得其中一地的專利,就可同時適用於三個地方。」至於在法律服務方面,建議國家就大灣區城巿制定一些涉外律所(內地律師事務所)的發展目標,甄選及協助更多達到標準的內地律所,與來自香港的大灣區律師做好配對,更好更快地融入內地城市的法律環境。
●香港文匯報記者 蔡學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