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口太大 非桌球之福

  陳偉明 香港首位職業桌球手、now TV桌球節目主持

  梅菲在倫敦大師賽及世界公開賽都造出滿分147,賽後更形容世界公開賽的球枱為得分枱,使到球手更容易造出高度數。

  此番言論引起網上大量討論,而且很多來自一些前職業手,包括前世界排名頭十六的球手,首先他們提到147在一些不標準的球枱上造出應否視為紀錄(例如袋口過大)?部分人認為造出147無論在任何情況下理應視為紀錄,因為難度絕對不少,而大部分前職業球手持相反意見,因為難度的降低,促使大量147的出現,使147的價值同樣降低,而且這些147在紀錄上,可以跟過往的147平起平坐,有欠公允。

  其實世界桌總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已經逐漸將袋口加大,其主要原因來自贊助商的壓力,因為比賽中太少破百的出現,不過經歷了三十多年的加大,現時職業比賽枱的袋口和球會的波枱分別已經不大,而且近年見到就算前列球手對普通球手優勢已經大大降低,過往前列球手因為比較適應比賽枱,經常見到明顯優勢,時至今日再無此番境況。由於難度降低的關係,使到一些拆局同樣變得容易,白波控制的技術要求同樣大大降低,英式桌球逐漸美式化,當然在現今講求速率的世代,將比賽加速是必須的,但同時需要取得平衡,甚至可以重質不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