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站空間打造藝術展廊

  劉韋瑋 資深傳媒人

  香港的生活成本非常高,從事藝術創作面臨多項挑戰,高昂生活費用、缺乏成熟的市場體系、藝術展覽場地不足、以及藝術家難以維持的生活高消費等。這些因素使得許多藝術家在追求創作之餘不得不兼職以維持生計,影響了他們的創作時間和精力。

  香港的藝術市場相對較小,對原創作品的接受度和支持力度也相對有限。雖然近年來政府當局和一些機構提供了一些資助和支持措施,但對於許多藝術家來說,能夠獲得持續的資金支持仍然是一個大問題。事實上,藝術創作在某種程度上也缺乏一個成熟的市場體系,許多作品難以獲得應有的曝光和認可。最遺憾的是這些藝術家嘔心瀝血創造的作品,在藝術家缺乏資源下,難以找到適合的場所公諸於世。

  近日港鐵運用自身資源,為藝術家開拓一條新出路,開放車站空間,讓藝術家展現才華,同時為有需要的社群創造更多可能。港鐵藝術舞台及「港鐵·藝術」展廊,利用車站的空間,在中環站 J出口附近設置「港鐵·藝術」展廊,及在香港站設置港鐵藝術舞台,開放場地給本地藝術家及表演者免費申請作品展覽及表演用途,讓他們透過港鐵網絡一展才華。這些場地人流多,乘客來自不同背景,令藝術家的作品及表演可以接觸到不同市民及旅客。本港攝影師林曉敏去年首次策劃攝影展,在「港鐵·藝術」展廊展出攝影作品,展廊令她的作品展出空間由線上走到線下,加上展廊位處港鐵中環站,日常有不少上班一族及旅客途經,為她的藝術事業發展帶來更多機會及可能性。

  其實,相較於其他國家和地區,香港的公眾對藝術的關注往往較為局限,許多人可能更傾向於追求實用和商業價值,而不太理解藝術創作的深層意義和價值。這種環境可能會使藝術家在創作時感到孤獨和無力。港鐵將多元化的藝術表演及展覽隨着鐵路帶進乘客生活日常,增添乘客旅程的趣味之餘,亦推動本地藝術文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