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幼教事】《哪吒》中感人瞬間 詮釋中式家庭溫暖


●「魔童版哪吒」中李靖與殷夫人對哪吒的關愛、教導深刻而動人。 資料圖片
●「魔童版哪吒」中李靖與殷夫人對哪吒的關愛、教導深刻而動人。 資料圖片

  得知《哪吒2》於2月22日香港上映,筆者速速買票,並懷着小學生去旅行的期待興奮的心情等待開演,觀後感受如泉湧。本欄既和中國文化、兒童教育有關,而《哪吒2》就是中國文化加上成長故事,所以,我也趁着這波熱潮,來談談這套質量高、訊息量大的國產動画。(本文有小量劇透,如果還未看《哪吒2》的讀者,可觀影後再閱。)

  悉心教導 為子女謀出路

  從故事中的申家、敖家到李家,不難看見傳統中國父母對家庭、對孩子深深的愛。自古以來,中國人都有很強的家庭觀念,父輩為孩子和家庭努力創造穩定生活和幸福篇章,對家庭傳承與發展極為重視。《哪吒1》中,龍王敖光忍痛拔出自己身上最硬的鱗片,隨後整個龍族仿效,給兒子敖丙做了一件萬龍甲,保護孩子。

  又如申公豹的父親申正道,是一位對闡教極度崇拜和維護的妖王。申正道是一個嚴肅但充滿愛心的父親,他自律守規,致力於教導自己的兒子及弟子們追求仙道,希望透過奮進的修煉脫離妖的身份。他的以身作則,一言一行,深深影響他的兩個兒子申公豹和申小豹。

  做孩子最堅實的後盾

  此外,影片不單有精彩的武戲情節,更着重描繪了親情和人心。未生哪吒之前,李靖和殷夫人有兩個已在仙庭修煉的兒子金吒、木吒,兩位都外貌俊美、氣宇軒昂、彬彬有禮的「別人家的孩子」,人見人愛;反觀哪吒這三兒子,一雙與生俱來的黑圈眼,鼻孔朝天,缺了一顆牙,儀態懶散粗鄙,還經常搗蛋,借端生事、製造麻煩、瞎惹是非,但是殷夫人對哪吒有着無條件的愛。

  熔岩淹陳塘關這幕,普通百姓四處逃難,一位母親帶着孩子逃到屋頂上,母親緊抱着兩個孩子擋住熔岩,最後化為焦炭。可見,無論身份地位,父母就是孩子最堅實的後盾,無論外界風雲如何變幻,父母都會為孩子遮風擋雨。

  李靖和殷夫人對哪吒的親情表達以及對人性善惡的教導深刻而動人,讓他體會現實的殘酷與美好。父母作為家庭的引領者,言行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這是一種無聲的思想教育,這種愛既有嚴格要求,也有溫暖關懷,他們通過自身的行動,向孩子傳遞「愛」 和「家」 的重要價值觀。

  筆者最觸動的一段是當哪吒給下了「穿心咒」,全身都是一根根的玻璃刺針,不能動彈,一動就是撕心裂肺的痛。無量仙翁趁機慫恿哪吒,只要吞下滅魂丹,便放過他的父母。

  哪吒救母心切,不假思索犧牲自己,殷夫人一把手奪過滅魂丹扔到岩漿裏,隨後全然不顧哪吒滿身的尖刺,緊緊抱住了哪吒,並對他說:「和你度過的每一天,娘都很開心,娘從沒在乎過,你是仙是魔。娘只知道,你是娘的兒。」殷夫人便是中華文化傳頌的慈母,這段戲是對母愛的謳歌。

  看畢此片,激發起同為母親的筆者很多反思和情感。電影已落幕,但我們人生的戲仍在上映,現實中,可能我們並沒有殷夫人一樣的母親,也沒有李靖這樣的父親,但是,我們可為自己和家庭作先驅突破。新年伊始,就讓我們好好地思索一下與家人相處的最佳方式,建立一個愛的家庭。

  ●梁可茵老師

  學研社成員,從事幼兒教育寫、教、編達二十多年,在書海澀論中尋找方便之門,喜歡發掘兒童行為背後的心路歷程,現為自由撰稿人,並把好奇投向歷史上小屁孩的成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