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針對「輕資產 重創新」特點 推知識產權質押等融資方案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郭寒冰2日向香港文匯報表示,央行等五部門召開金融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釋放出多方面重要信號。首先,在政策引導上,央行強調要繼續實施適度寬鬆貨幣政策與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作用,這是運用宏觀調控的「有形之手」調節金融資源配置,讓金融資源更精準地流向民營企業。她講到,監管引領金融機構「一視同仁」對待各類企業,是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的體現,確保不同所有制企業在融資賽道上處於平等地位。

  利用金融科技提升風險識別能力

  「現有支持政策執行中也存在一些堵點。信息不對稱是核心問題之一。」郭寒冰續指,金融機構與民營企業之間的信息鴻溝,導致金融機構難以準確評估民營企業的信用風險,這是融資難的重要根源。從制度經濟學視角分析,部分金融機構內部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失衡,基層人員在信貸審批時往往「畏首畏尾」,阻礙了政策落地。另外,政策在不同地區、不同規模民營企業之間的適配性差異,也使得政策執行效果參差不齊。

  郭寒冰認為,金融機構要持續強化服務能力,以用戶思維為導向。利用金融科技提升風險識別與定價能力,打破傳統依賴抵押物的信貸模式;創新金融產品,針對民營企業「輕資產、重創新」的特點,推出知識產權質押、供應鏈金融等產品;暢通多元化融資渠道,需要金融市場各參與主體協同,簡化債券發行流程、完善股權融資機制、優化信貸審批流程,形成高效的融資生態系統。

  「感受到國家正積極推動民營經濟在更廣闊的舞台上發揮重要作用,民營企業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郭寒冰說,繼2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京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後,國家發展改革委、金融監管總局、央行及證監會等多部門相繼重磅發聲,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在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上,金融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無疑會成為備受關注的議題,期待代表委員們將圍繞如何進一步優化金融支持民營企業政策、切實解決政策執行堵點等問題展開探討,激勵民營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暢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