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前瞻之經濟發展】推動港服務國家所需 共創更好未來









全國兩會即將在北京召開,香港文匯報記者近日特地訪問了多名香港市民,邀請他們向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和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表達了他們各種各樣的訴求。多位代表和委員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回應表示,他們將提交建議和提案,推動香港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包括讓香港擔當內地養老資金的境外配置中心、推動中國職業棒球聯賽產業發展、發展香港醫療旅遊產業、引進國家最先進人工智能技術在香港廣泛應用等,以回應香港市民的訴求。代表和委員們特別強調,希望推動香港更好發揮國家「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服務國家所需,共創更好未來。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晉、康敬
黃錦輝倡推進DeepSeek進駐香港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黃錦輝多年來從事科學領域的研究工作,近年更走到行業前線,調研最新創科產品。他表示,近年內地有許多創科成果令人矚目,如人工智能「DeepSeek」(深度求索)的問世,就為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他在今年兩會提案中,建議中央政府考慮推進DeepSeek進駐香港,促進其在香港的廣泛應用。
他相信推進DeepSeek進駐香港,不僅能夠激發人工智能在香港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推動科技創新發展,更能充分利用香港作為中國「走出去」的重要渠道這一地位,進一步促進國家人工智能的國際業務發展,提升中國人工智能在全球的影響力。
開源開放模式構建區域智能協作體系
開源大語言模型的飛速發展亦為地方治理智能化帶來新契機。黃錦輝建議,以開源開放模式構建區域智能協作體系,搭建以開源框架和大語言模型為核心的分布式智能協同網絡,打破資訊孤島;打造契合地方需求、開放共用的智能引擎,融合治理實踐,吸引社會主體共建,提升治理精準度;構建基於分布式網絡的智能預演推演體系,通過多模型協同模擬,突破數據局限,強化風險防控,全面提升地方治理水準。
他還建議以大語言模型為核心打造智能政務諮詢系統,推動智慧治理。
企業冀 DeepSeek在港廣泛應用
一沙地產科技創辦人陳荣强表示,內地人工智能「DeepSeek」(深度求索)提供的數據服務快速、較準確,希望有關科技能融入自己公司的客服系統,更好協助客服人員工作。
香港企業正面臨轉型問題,他希望DeepSeek有機會在香港廣泛應用,與香港企業進行不同程度的合作、交流、指導。
譚岳衡盼港成內地養老資金配置中心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金融市場產品多元化,擁有成熟的基金管理體系和豐富的資產管理人資源,有能力為內地養老基金提供多元化的投資選擇,並通過自身的金融市場優勢和資產管理經驗,提升內地養老金的收益。」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譚岳衡認為,若香港能成為內地養老資金的境外配置中心,既能助力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所帶來對養老金保值增值的龐大需求,更能為香港金融業注入萬億人民幣級別的新增量,大大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內地和香港一樣正面對人口老齡化問題,養老金保值增值非常重要。」譚岳衡說,就如香港有強積金,內地的養老資金目前有三大支柱:一是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社保基金),覆蓋範圍非常廣,10億以上的人口都已經參加;二是企業年金,由企業和其職工定期按工資一定比例繳納保險費,由企業內的團隊管理,或委託金融機構管理;三是個人養老金,即個人自己買的商業養老保險,由保險公司類別的金融機構管理,然而近年環球經濟政治局勢動盪,要做好三大支柱保值、增值的難度大增,透過多元投資將風險分散化、將收益最大化十分重要。
可升內地養老資金投資海外比例
他指出,現時全球發達經濟體的養老金投資海外資產平均佔比約為35%,但內地社保基金的海外投資佔比僅約10%,反映內地的養老資金投資海外的比例有提升空間。
譚岳衡認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匯聚全球領先的金融機構,金融市場產品多元,包括股票、債券、外匯、黃金,以及現在新興的虛擬資產和未來的穩定幣資產等,金融產品體系相比內地具有更為國際化的優勢,加上強積金制度自2000年實施至今,近25年的發展已讓香港建立起在國際上較領先、健全成熟的養老金管理體系,匯聚全球各大基金的管理團隊等,具備成為內地養老資金配置中心的優勢。
香港特區政府正計劃透過擴大發債規模,將發債所得投資未來,推展北部都會區等基建,他認為有關的長期基建債券產品能提供長線穩定回報,正好適合提供予內地養老資金投資,讓香港的未來發展與國家的養老投資聯繫一起。
金融從業員:港養老金投資經驗豐富
從事金融行業的馬先生認為,內地人口老齡化為養老保障帶來一定挑戰,香港在金融方面具有傳統優勢,投資環境國際化、投資種類繁多,在養老金投資方面有經驗,希望香港發揮所長,對接國家所需,為香港金融市場注入新活力。
林順潮建議兩地共同發展「醫療旅遊」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眼科醫生林順潮指出,香港的醫療設施與專業團隊在世界上享有高度評價,香港的醫療技術和設備均位於國際前列,以高質量和高效率著稱,無論在醫德、醫風、管理方面都高於國際水平,可提供專業化和個性化的醫療服務。同時,香港還具有多語種優勢,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和便捷的交通網絡,能夠為來自不同國家及地區的患者提供便捷的醫療服務,為國內外患者提供極大的便利。
同時,旅遊業是香港其中一項重點發展行業,林順潮認為,倘醫療與旅遊業結合,強強聯手,落實「無處不旅遊」理念,大有可為,絕對有條件成為大灣區以至亞洲的國際醫療中心。若在政策上能夠支持推動香港的醫療旅遊發展,有望為香港帶來增長新動力,短期內為香港帶來可觀的收入,助力改善香港財赤狀況。
為此,林順潮將於今年兩會提出建議,涉及香港發展醫療旅遊,首先需要在簽證/簽註政策和跨境合作方面進行優化,在政策層面創新,建立一套針對醫療旅遊的靈活而高效的簽證和跨境合作機制。
他建議國家考慮與香港特區政府共同發展「醫療旅遊」,為內地居民簽發來港就醫簽註,包括允許簽註持有人在一定期限內(如三個月至一年內)多次往返內地與香港;允許於線上進行續簽申請;允許簽註人可以有一人陪同赴港就醫,更可在政策成熟時在入境和海關增設醫療綠色通道。
對於那些經常赴港就醫的患者,可考慮推出長期有效的醫療簽註,簡化患者的出入境程序。
林順潮認為,應借鑒馬來西亞的醫療旅遊政策,在香港國際機場及高鐵設立專門的醫療旅遊接待中心,讓醫療旅客可進入貴賓休息室,並提供包括入境、接機、行李協助、交通安排、翻譯服務以及醫療預約等全方位服務。這種集中式服務不僅可以大幅提升患者的整體就醫體驗,也有助於塑造香港作為高端醫療旅遊目的地的國際形象。
他強調,醫療旅遊將為香港帶來可觀的收入,並且通過改善醫療服務質量和創新商業模式,促使相關產業如旅遊、酒店、交通等得到帶動,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經濟增長模式。香港應把握背靠祖國、聯通世界,及高醫療水平的優勢,積極發展醫療旅遊,將香港發展成為亞洲的國際醫療旅遊樞紐。
內地遊客盼來港就醫手續簡化
內地遊客趙女士認為,香港的醫療條件優越,但內地居民若想來港治療的話,需要先辦理旅遊簽註才能過來看醫生,若治療時間超過7天,更需要醫生開具證明,再申請延長簽註。她希望能夠簡化手續,讓內地居民可以更加便利地選擇在香港就醫,讓自己多一個醫療選擇。
范駿華:中國職棒夢必能逐步實現
「棒球是全球最受歡迎的運動之一,發展職棒聯賽不僅能促進多元文化交流,鞏固社會凝聚力,提高全民體育意識,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創造就業機會,經濟效益巨大,更能讓具天賦的香港棒球運動員有更多機會追逐夢想,一展所長。」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范駿華坦言,國家要發展出屬於自己的職業棒球聯賽難以一蹴而就,可能還要走很長的路,甚或十年、二十年,但有志者事竟成,相信中央政府透過推動跨部委作出謀劃,早日開展第一步,中國的職棒夢必能逐步實現。
本身是亞洲棒球協會(BFA)執委、中國香港棒球總會永遠名譽會長的范駿華說,職業棒球聯賽產業的確能為主辦地帶來驚人的經濟效益,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如經理人、物理治療師、教練、翻譯員等,更可促進各地人才交流,提升相關專業水平。「日籍職業棒球運動員大谷翔平2023年以10年7億美元簽約加盟美國職棒大聯盟(MLB)球隊洛杉磯道奇,吸引成千上萬世界各地球迷到當地旅遊『睇波』。」
范駿華說,舉辦職棒聯賽能大大鞏固社會的凝聚力,譬如可以讓爸爸有機會牽着兒子去球場看球賽,兒子長大後又牽着下一代去球場看球賽,一代代人都去支持自己的主隊,他們一定會買很多件球衣、周邊產品,經常去看球賽,記起當年和家人看球賽的點滴。「不可能讓每個人都成為奧運金牌運動員,但是每個人都可以參與為自己的主隊打氣,是珍貴無價的回憶。」
談到發展職棒聯賽的關鍵,范駿華認為,雖然香港也有具天賦的棒球運動員,但由於土地有限,不可能單靠自身發展,然而國家地大物博,相信整個粵港澳大灣區以至全國都有很多適合的土地和場地可用於發展職棒,建議中央政府可透過跨部委支持,讓國家體育總局、商務部等攜手發展相關基建、吸引商業機構贊助等,讓職棒成為國家體育盛事的一員,也讓香港棒球運動員有機會透過北上投身職棒聯賽,交流進步、發展事業。
港隊盼內地發展職棒聯賽
中國香港男子棒球代表隊成員陳卓喬說,自己5歲開始打棒球,非常熱愛這項運動。自己有幸成為體院的兼職運動員,每星期訓練5天,可惜內地未有職業聯賽,就算過去港隊有隊友嘗試投身職棒都只能到其他地區發展,希望內地早日逐步發展出自己的職棒聯賽,就算自己到時已經退役,也可以讓後輩有更多與較高水平球隊交流及發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