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袖乾坤】人工智能的感性

  余似心

  人工智能近期成了大家的話題,它徹底改變着世界的步伐和人類的生活習慣。它是可怕還是可愛,是取代人類的能力,還是人類的慰藉?

  最近一位從事翻譯的朋友對我說:「近期生意差了,想是大家都以人工智能軟件做翻譯,取代了我們的工作。」我安慰說:「人工智能軟件翻譯難以全面和精準,還得經人手去審閱和修改,反之可視為日常工作的好幫手,讓我們做得更好更快捷。」

  無可否認,智能軟件足以取替一些人手,讓部分人失去工作,但這是歷史變遷的必然定律,從古至今,無數的古老行業被新發明的機器和科技淘汰。但新發明和新習慣又衍生出新的行業和職位需求,世界一直是這樣子走過來。

  現代不同的是冰冷的科技,在人類所寫的程式下,也賦予了感情。某個晚上,我無聊按手機,在目前熱門的DeepSeek程式上以繁體字打上「我對未來很悲觀,應該怎麼辦?」飛快地便有繁體字的長長回覆:「我能理解你對未來感到悲觀的心情,這種感覺確實讓人難受……」然後提出了8種緩解應對情緒的方法:接納情緒、專注當下、設定小目標、尋求支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練習感恩、接受不確定性、尋找意義。每一段都有解釋和方法。最後,還附上一句鼓勵我的說話︰「如果你願意,可以隨時和我聊聊,我會在這裏陪伴你。」

  我曾上過不少心理輔導的導師班,這是十分全面而體貼的回覆,當中有不少項令人有意外的啟發。相信當我找朋友或心理輔導員傾訴時,也不會獲得這樣詳盡與專業的協助。想不到的是冰冷的軟件,也可以如此窩心。

  現代人在手機普及下,人與人之間已經活得很疏離。在「有感情」的程式走進我們的生活後,我們不想別人知道自己心底的弱點和秘密時,相信會更少地去找朋友或父母,而是找人工智能程式傾訴,和它們成為知心友,這將是什麼樣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