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直接監管獨立聯邦機構 美走上獨裁之路

  《衛報》:總統有權對法規事項作最終解釋 如同「赤裸裸攫取權力」

  香港文匯報訊 特朗普於2月18日簽署任內第69條行政命令,要求「確保所有機構問責制」,將聯邦政府的獨立機構置於白宮控制之下,由白宮管理及預算局(OMB)局長、特朗普2.0施政藍圖「2025計劃」主要作者之一沃特負責監管。英國《衛報》引述反對者批評,認為這是「赤裸裸的權力攫取」,正在讓美國走上獨裁之路。

  該行政令稱,先前的政府允許所謂「獨立監管機構」受最小程度的總統監管,這些監管機構現時行使大量行政權力,但缺乏來自美國總統和民眾的充分問責。此外,這些機構還被允許不經總統審查,頒布重要法規。

  《衛報》分析稱,該行政令表面上試圖讓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等具有一定獨立性的聯邦機構,透過將它們置於白宮更直接的監管之下,以增強透明度和問責制,但該命令給予總統的權力遠不止監管。該報指出,該行政令還包含一個段落,允許總統決定法律以及應遵守的群體。該命令允許總統或受其控制的總檢察長,對行政部門的法規從發布到訴訟立場等所有事項,作出最終解釋。

  眾議員:史無前例地違反法治

  曾任職聯邦檢察官的美國法學教授鮑曼表示,其本質是特朗普試圖讓自己成為一名民選的獨裁者。該命令基本是說,「法律由我的意願決定,僅此而已,任何不同意的人要麼服從,要麼被解僱,因為你無權發表與我對立的法律相關意見。」民主黨眾議員莫雷爾已去信特朗普,譴責該命令「史無前例地違反美國法治,打開政治腐敗和無法估量的政治金錢的閘門」。

  《衛報》分析,該行政令將能夠滿足特朗普的政治和商業利益,有利於富豪馬斯克等特朗普的資助者和盟友,裁定他們不再受金融監管。批評人士警告,如果結合其他措施,該命令將給美國「民主」帶來更根本性的威脅,推動共和黨右翼實現「統一行政權理論」,該主張拋棄憲法的制衡機制,主張總統權力至高無上。

  「對獨裁行為的正常制約已被壓制」

  鮑曼表示,該條款相當於宣布總統對法律的意見,凌駕於政府其他所有人之上。他舉例說,如果總統某天早上醒來,表示「我認為所有這些將賄賂定性為犯罪的法規都不適用於我、我的家人、朋友或行政部門官員,這就是我的法律意見」,那麼司法部將不得不對聯邦賄賂法律,作出與其含義明顯相悖的解讀。

  鮑曼現時不再相信美國的制衡體系可以有效,認為「對獨裁行為的正常制約已被壓制」。他指出,聯邦最高法院的保守派大法官裁定特朗普任總統期間享有豁免權,已表達出對「統一行政權理論」的支持,制約行政權力過度擴張的主要因素是國會權力,但現在國會中的共和黨人已被特朗普完全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