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評STEAM教室】科技開花結果 重在厚積薄發

DeepSeek (「深度求索」) 是我國於2023年7月成立的AI初創公司,於2024年12月26日推出人工智能(AI)模型 DeepSeek-V3(下簡稱V3),及後更於2025年1月20日發布以 DeepSeek-V3 為基礎訓練的推理模型 DeepSeek-R1 (下簡稱R1)。
V3問世之初即成全球熱話,而 R1的開發成本僅為美國AI龍頭OpenAI o1的 三十分之一,性能甚至超越了 OpenAI。更重要的是,R1 只需要極低成本及性能普通的 AI 加速器便可,故業界以至全球都驚嘆「橫空出世」的 DeepSeek 能晉身業界的龍頭領導地位,更讚嘆我國科技的極速發展及成就。
另一方面,《黑神話:悟空》於2024年8月20日問世,首發3天內全球銷量超越1,000萬份,成為銷售速度最快的遊戲之一,更於美國洛杉磯舉行的「2024年度遊戲大獎」(TGA)頒獎禮中榮獲「年度最佳動作遊戲」及「玩家之聲」兩項大獎,是我國首款獲得此國際獎項的3A遊戲。
此外,《哪吒之魔童鬧海》(簡稱《哪吒2》這套動畫,於2025年1月29日上映,至2月13日晚票房已衝破 100 億元人民幣,成功打入全球電影票房最高的首10 部電影之一,更是當中唯一一部非美國荷里活的電影。筆者投稿時,《哪吒2》仍於全球熱映中,筆者深信其票房會持續上升。(編按:截至2月27日,《哪吒2》全球票房突破140.29億元人民幣,位列全球電影票房第七位,位列動畫電影第一。位列第二的《玩轉腦朋友》最終票房約為123億元。)
更重要的是《哪吒2》是由全數國內團隊的設計及製作下完成的,雖然最初電影公司有嘗試找荷里活團隊參與,但因外國團隊效果未如理想,加上文化差異,最終全數由國內團隊製作,至使這部電影耀眼登場,成為經典。更反映出我國動畫製作人才不比外國的遜色,且更為優勝!
以文化為基石發展科創
以上三個例子皆說明近期我國在不同領域的驕人成就,相同之處是三者均我國科技及創意的產物,並且是「突然」出現,卻又能晉身業界前端地位、引領世界加速發展,故有人說它們均是「橫空出世」的科創驚世傑作。
不過,筆者更深信三者的設計者及其製作團隊並非「橫空出世」,而是經過我國多年來於各方面的發展、經驗累積,以至國家一直以來於教育及人材培訓的策劃及推行的成功,更讓不同業界的本身也成為「專業學習社群」,當然,以上三者的設計者及製作團隊的合作、個人努力及付出也是成功的關鍵。
而從以上例子,我們亦可看到科技結合我國歷史文化的正面成果。我國文化經長年沉澱與發展,我們的年輕人只要好好學習及認識我國自身的歷史及文化,再於創作時靈活運用相關的元素,便能創作出更具意義及令人產生共鳴的作品。故筆者深信,年輕人培養良好的 STEAM 能力素養及對國家歷史文化學習的重要性,不論學習還是創作,我們都必須要努力才可成功。
筆者曾向 R1 提問 「DeepSeek 工程師是憑其天才,還是其努力,才可創造出 DeepSeek 出來的呢?」,而R1 給予的答案是 「DeepSeek的成功既離不開工程師們的天賦,也離不開他們的努力。天賦為創新提供了基礎,而持續的努力和團隊合作則是將創意轉化為現實的關鍵。DeepSeek的工程師們通過不斷學習、實踐和改進,結合他們的專業知識和創造力,才最終開發出了DeepSeek。因此,天賦和努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國家文化是支撐我們發展向前的重要基石,我們發展科創教育,努力、國家文化、STEAM能力素養缺一不可。
●廖萬里 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校長,教育局課程發展議會STEAM教育常務委員會委員,教育評議會資深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