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投資未來 引領產業創新
蔡冠深 全國政協常委 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強化版」財政整合計劃,為應對財赤、致力恢復公共財政平衡提供清晰目標。預算案更積極投放資源推動科技創新,為促進香港產業未來布局、加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做好長遠部署。
面對財赤挑戰,新一份預算案嚴格控制政府開支的同時,亦繼續提速推進北部都會區建設,透過基建投資帶動經濟和產業發展,為香港帶來更多新的發展機遇。為免財政壓力影響整體發展,特區政府透過增加發債規模支持基建項目,並維持政府債務與GDP比率在12%至16.5%的穩健水平。長遠而言,特區政府宜開放探討擴闊稅基、改革稅制的可行性,為促進政府財政穩健發展提供基礎。
發揮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作用
預算案將焦點放在人工智能領域,提出一系列推動措施,例如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協助特專科技和生物科企籌融資、為購入知識產權使用權提供稅務扣除安排,以及籌備推出「創科加速器先導計劃」等,相信措施能進一步引領香港開拓更多元化產業新增長點。
預算案在提速推進北部都會區建設、深化河套港深合作園區優勢互補更有不少着墨。特區政府應積極推動河套合作區港深園區協同發展,通過加強兩地人員、資金、貨物、資訊便利流動,並在芯片設計、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領域吸引龍頭企業落戶合作區,推進大灣區打造國際創科中心發展,更好發揮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作用。
優化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預算案提出推動「北都大學教育城」建設,期望特區政府積極探討資助香港的大學在北部都會區建設第二校區,爭取海外知名院校在香港設立亞洲校區,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更為培育未來人才打好重要基礎。
預算案亦致力優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發展建設,包括豐富人民幣計價金融產品、在港推出離岸國債期貨、引入股票大宗交易、發行人民幣債券,另透過延長「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培訓先導計劃」、支持本地綠色金融人才培訓等,積極推動綠色金融發展。期望特區政府可進一步鼓勵本地和海內外企業積極探索虛擬資產技術創新及應用,並透過進一步開發綠色基金、綠色證券等投資工具,推動投融資業務創新綠色金融產品,並與大灣區攜手打造綠色金融產業高地,加速建設金融科技創新生態圈。
總括而言,以創科引領香港未來發展,為香港開拓經濟新增長點,能夠催生多元新產業、新業態、新產品、新服務。特區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定能為香港發展賦能,透過創新驅動、科技引領,全方位深化推進本港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