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倡職員通道採人面識別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禮願)對於記者在啟德體育園開幕禮上獲神秘人兜搭「唔使票可帶入場」,更明目張膽繞過安檢,反映香港大型表演活動出現嚴重的保安漏洞。有承辦不少大型演唱會活動的業內人士表示,過往亦曾在演唱會中遇見有工作人員取酬帶人入場,他解釋:「大型活動有不少環節,部分是保安,也有工程,人來人往容易被人渾水摸魚。」他相信,事件與內部管理有關。亦有舞台業人士指出,香港演唱會仍靠實體門票識別身份,而且無法實名登記,令人有機可乘,建議效法高鐵車票的身份證購票制度,工作人員也要採用人面識別進入通道。

  各分判職員證無姓名無相片

  業內人士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曾遇過有人「冒充工作人員」成功進入演唱會場地,幸及時被眼利的員工識破,「他們是趁工作人員不為意情況下,偷了同事的衣服和證件,然後扮成工作人員自出自入,及後同事發覺不對勁,當場揭穿。」

  他指出,現時不少大型活動或演唱會場地龐大,存在多個出入口,而這些通道往往由不同團隊管理,導致監管難度上升。同時,這類活動的工作人員證件設計也非常簡單,除沒有寫上姓名外,也沒有印上相片,令保安人員難識別真偽。

  他建議啟德體育園未來需要加強保安管理,尤其是工作人員的管理制度,除嚴格採取實名制管理外,亦應確保每位工作人員的證件均附有照片,且不可隨意轉借,違者要被嚴懲。

  此外,職員通道出入口亦應加強檢查,尤其是工作人員通道,以免有人趁機闖入。

  另一名業內人士指出,演唱會由不同外判商負責保安、工程、音響等,管理較難,也容易被人冒認,最危險是造成保安漏洞,而且當中或涉及行賄等行為。最有效方法是提升電子管理,工作人員必須通過人面識別進出,觀眾的門票也要實名制,並效法高鐵車票的購票方式,徹底防止「黃牛飛」及走後門等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