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都「片區開發」 內地企業冀參與
新一份預算案表明,特區政府會繼續優先投入資源加速北部都會區建設,重點包括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連同新田科技城提供大量創科用地,以創新思維試行「片區開發」,期望今年下半年起陸續為3個試點招標。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在電視節目表示,香港未來每年工務工程開支由原本900億增至1,200億元,大部分新增開支均與加快北都區發展有關。他並透露,已有內地企業與特區政府商討參與「片區開發」,亦已有大型科企要求預留河套區發展用地。
北都區是香港未來的經濟引擎。陳茂波表示,增加基本工程開支是加速建設的方法之一,並指土地用途要變得更彈性,故會檢視是否將北都區部分商業用地改為住宅或其他用途。他指北都區屬長期發展項目,認為可善用更多模式的公私營開發,政府已就「片區開發」徵集意向書,並已有內地企業表示有意願參與。至於交椅洲人工島的填海工程,他認為可延遲推展,因要集中資源及精力發展北都區。
陳茂波指出,河套區的發展亦具吸引力,更透露已有大型創科企業希望可在近元朗新田一帶獲批整塊土地,並承諾會將上、中游產業都帶到該處,「因為該處靠近前海」,而相關政策局正與對方商討。
借鑑內地高效 推港科研發展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昨亦在電台節目指出,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的第一期發展至2030年將初步完成,預期到2035年連同第二期設施建立完整生態圈。他形容香港園區是「特區中的特區」,要利用「兩制」之力,發揮香港獨特優勢,同時借鑑內地辦事相對高效、簡潔,推動科研產業發展。他指科學園過去逾20年總投資額約逾1,000億元, 而河套規模是科學園的四倍,並要在10年時間取得發展成果,財政壓力相當大,唯一辦法是調用市場力量,將更多資金引入河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