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滿行李的輪椅位
沈鴻穎 學研社成員、文字工作者
一般巴士車廂均設有輪椅停放區域,供輪椅人士優先使用,並在區域內設兩條安全帶,讓輪椅人士分別繫在輪椅上及圍繞身體緊扣,以保障安全。
筆者每日都會坐巴士,卻見該位置綁的十有八九是行李篋、買餸車。尤其早前春節前後,輪椅位幾乎每日都塞滿大小行李,不少人一上車已自動埋位綁篋,甚至自帶繩扣。有次有輛買餸車綁不穩,一開車就滑來滑去東歪西倒,車長數次大聲詢問行李誰屬又無人肯認,最後唯有停車,坐在上層的婆婆才施施然落樓綁緊買餸車。此情此景不禁疑惑,若下一站有輪椅人士上車,這些早已佔滿空間的買餸車、篋該如何處理?若叫其主人全部取回,又可放哪裏?至於港鐵,看過不少人拉着大型紙皮箱、紙皮乘車,也好奇跨區拾紙皮難道抵得上車費?
縱使港鐵、巴士等都有明文列出每名乘客可攜帶的行李體積和重量,但明顯各人心中對行李大小的「尺度」也不同,顧己及人也非個個做到。不討論個人素質問題,為何每日也有這麼多人攜大型行李出行?經濟下行,消費降級,哪裏價廉物美自然就招聚人流,北上買餸已屬平常,即使留港,跨區買餸也很普遍,既然山長水遠坐車去另一區買餸,有幾多買幾多是必然的,行李篋、買餸車就是好幫手。
跨區,牽涉的是人員流動、地區物價不一、街市設施不齊,甚或社區規劃欠完善等問題,一時三刻難避免,不如天馬行空想想其他方法。例如:加闊巴士座位,方便大家將行李「攝」入去。列車車頭等車廂之外,加設「大型行李」專屬車卡。再狠點,所有交通一律收行李附加費,也許比計算「兩蚊兩折」優惠,折騰調整全港的八達通系統來得更乾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