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從「生存空間」到「生活舞台」:一次心靈與文化的重生

  曾經困擾桔子坑村居民的晾曬難、停車亂、消防隱患等問題,如今已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全齡友好、充滿活力的社區。

  口袋公園成社區文化舞台

  安全與便利,是桔子坑村改造的首要成果。5,391戶家庭迎來了燃氣入戶的便捷,街巷路面整平率達到100%,為居民出行鋪設了平坦的道路。新增的垃圾轉運站,有效減少了異味擾民,讓社區環境更加清新宜人。

  文化與歸屬感的營造,是桔子坑村改造的另一大亮點。口袋公園成為了社區的文化舞台,油畫市集、露天電影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在此輪番上演,不僅豐富了居民的精神世界,更吸引了眾多大芬藝術家的參與,形成了「藝術-居住」聯動生態。

  隨着社區環境的改善與文化的繁榮,主街商舖的租金上漲了20%,周末遊客量更是增加了3倍。桔子坑村,這個曾經默默無聞的角落,如今已成為了大芬文化旅遊的新節點,吸引着遊客的目光與腳步。

  AECOM景觀設計執行總監吳琨認為,桔子坑村的蛻變,不僅是一次物理空間的改造,更是一次心靈與文化的重生。它告訴我們,一個優秀的社區改造項目,不僅要解決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更要注重文化與歸屬感的營造,讓居民在物質與精神上都能得到滿足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