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小角落】漸進式更新改造 城中村護傳統煥新生





  深圳桔子坑村和諧共生環境 獲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大獎

  桔子坑村,一個緊鄰內地最大油畫交易基地大芬村的深圳城中村,曾以廉價的居所吸引了無數藝術追夢者。隨着時間的推移,高密度的人口、基礎設施的老化、公共空間的匱乏等問題逐漸凸顯,使桔子坑村改造迫在眉睫。

  在官方、建築設計團隊與居民的共同努力下,這個曾經容納5,000多名藝術追夢者的城中村,開啟歷時兩年半的更新, 摘下2024年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大獎。在整體保護的前提下,人們通過「針灸」的方式實現漸進式有機更新,讓這個26歲的藝術飛地重煥新生。 ●香港文匯報記者 石華 深圳報道

  身旁是隨風起舞的彩色床單,牆面是創作完成的街頭塗鴉,轉角處現代雕塑與老式自行車(港稱單車)並置。走進改造後的桔子坑村,曾經狹窄、雜亂的街道如今變得寬敞整潔,以桔子為核心視覺符號貫穿整個社區,獨特的辨識度既時尚又富有藝術感。

  桔子坑村的改造,宛如在一張精密的織錦上繡製圖案,面臨着空間稀缺、利益協調和技術預算的三重考驗,每一針每一線都凝聚着智慧與匠心。世界知名的基礎設施全方位綜合服務企業AECOM與中國市政工程西北設計研究院一起負責規劃更新。

  參與的AECOM在基礎設施設計與建設方面具有很高業內知名度。在改造之初,項目團隊提出了「徜徉桔子坑·藝趣新樂園」的整體規劃,主要思路是通過「針灸式」策略推動桔子坑村的漸進式更新,而非採取大拆大建的方式。這種策略的核心在於精準定位問題,以最小的干預實現最大的效益。

  外來租客近九成

  需求多元複雜難平衡

  在7.25公頃的土地上有着195棟居民樓,公共空間稀缺至極是對城市規劃者的極限挑戰。然而,改造團隊並未被這片擁擠的土地所束縛,他們在樓間距不足10米的狹窄夾縫中,精心「繡」出了三處總面積達450平方米的口袋公園。這些口袋公園如同繁星點綴在高樓之間,不僅滿足了居民的晾曬、健身和兒童活動需求,更為社區增添了一抹綠意與生機。

  桔子坑村86%的居民為外來租客,人們的需求多元而複雜。龍崗區城管局攜手設計師團隊、居委會與村民代表,歷經30餘次溝通會,定下通過完善基礎設施、激活口袋公園、優化街巷界面和重塑社區形象等四大策略,為社區注入新的活力與魅力。

  在護坡排水系統的改造中,團隊面臨着安全與成本的雙重挑戰。他們對原有管網進行精細梳理而非全面重建,既節約了資金,又確保了工程的安全與順利進行。同時,三線下地、燃氣入戶等工程的實施,為居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AECOM景觀設計執行總監吳琨在談及改造過程中的難點時這樣說:「難點並不在於形式上的創新,而在於如何平衡各方的訴求。在改造前,我們進行了深入的調研,發現居民們的需求多種多樣。有的希望能夠擁有更多的活動空間;有的希望能解決晾曬衣服的煩惱;還有的關注停車位的充足性。」

  以原被車輛佔據的幼兒園前空地為例,這裏曾被無序停放的車輛所困擾,嚴重影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項目團隊巧妙地利用地形高差,將空間劃分為兒童遊樂區、家長等候區和晾曬區,既確保了兒童的安全,又滿足了居民的實用需求。同時,團隊還融入了藝術元素,如彩繪黑板和藝術裝置,為改造後的空地增添了休閒與文化氛圍。針對停車位不足的問題,團隊又引入了智慧停車系統,緩解了停車難的問題。

  空間設計匠心獨運 樂園停車場巧妙疊加

  桔子坑村的城中村改造,猶如一幅細膩織就的畫卷,將傳統肌理與現代美學巧妙融合,編織出一幅和諧共生的美好圖景。面對「千村一面」的同質化困境與「文化斷裂」的隱憂,桔子坑村選擇了以「在地性」為靈魂,精心雕琢,既守護了嶺南傳統元素的精髓,又巧妙地引入了現代設計的靈動語言。

  主街上,仿嶺南騎樓的遮雨連廊翩然起舞,既延續了地域特色的悠悠古韻,又為街道披上了一層舒適與溫馨的紗幔。護坡之上,冬紅花景觀依舊絢爛,那是村民心中永恒的記憶。團隊在翻新外立面的同時,巧妙增設晾曬區,讓這份熟悉與溫暖在現代化改造中得以延續,維繫着社區情感的深深紐帶。

  社區IP「桔色語言」躍然眼前,以桔子為核心視覺符號,為桔子坑村披上了一層獨特的魅力外衣。彈性空間的設計更是匠心獨運,「桔活運動場」將停車場與籃球場巧妙疊加,上層是兒童歡聲笑語的樂園,下層則是車輛井然有序的港灣,未來更蘊含着拓展商業空間的無限可能。

  正如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評委所述:「桔子坑村證明,即使是最擁擠的社區,也能通過設計重獲新生。」

  居民這樣說

  居民張女士

  ●「以前做飯得用煤氣罐,又重又不安全,每次換氣都得費好大勁。現在好了,燃氣直接入戶,做飯方便多了,心裏也踏實了。還有啊,那些雜亂的電線、網線也都整理得整整齊齊,看着就舒心。」

  退休教師李先生

  ●「我特別喜歡現在社區的口袋公園,以前這裏是一片荒地,現在變成了大家休閒的好去處。我經常在這裏散步、下棋,還能和鄰居們聊聊天,感覺生活充實多了。而且啊,街巷路面也平整了,走路、騎車都順暢多了,再也不用擔心摔倒了。」

  年輕母親王女士

  ●「以前想看電影、購物都得去很遠的地方,現在社區裏就有各種市集和活動,特別方便。特別是那個油畫市集,我經常帶着孩子去參加,既能欣賞藝術,又能動手參與,對孩子的成長也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