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共贏/中企出海熱 擴朋友圈簽33項協議

近日,美國對進口鋼鋁產品加徵25%關稅,並宣布徵收所謂「對等關稅」。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楊帆28日在發布會上表示,春節後短短半個月內,中國貿促會已密集組織8批次200餘家參團赴歐洲、非洲、中東、中亞訪問交流,擴大經貿朋友圈,達成合作意向協議33項,涵蓋金融、能源、基礎設施、汽車製造、數字經濟等多個領域,取得豐碩合作成果,中德企業在新能源和智能製造項目形成合作共識。
未來幾個月內,預計將有更多中國企業家代表團赴海外開展經貿洽談。正如貿促會負責人所言:「中國企業的出海步伐不會停止,全球工商界的合作趨勢不可逆轉。」\大公報記者 任芳頡北京報道
近日,美國對進口鋼鋁產品加徵25%關稅,並宣布徵收所謂「對等關稅」。楊帆表示,此舉將嚴重挫傷全球工商企業發展信心,危害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200餘中企參加出訪 代表團逾300人
「我們關注到相關措施和表態,中國貿促會代表中國工商界對此表示嚴重關切。」楊帆指出,貿易戰、關稅戰違背歷史潮流,違反經濟規律,這損害企業和消費者的個人利益,影響各國就業、稅收和物價水平,拖慢全球經濟發展步伐。
「中國工商界堅定支持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積極為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體系、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通暢貢獻力量。」楊帆提到,春節後短短半個月內,中國貿促會累計組織8批次企業家代表團,赴哈薩克斯坦、德國、南非、埃及、埃塞俄比亞、卡塔爾、沙特、阿聯酋等國開展經貿活動。中國企業參團熱情高漲,共有200餘家中國企業參團出訪,代表團總人數300多人。
德國平治:期待與華深化新能源車等合作
訪問期間,中國貿促會共舉辦35場經貿交流活動,數百場企業商務洽談。外方合作意願超出預期,有超600家企業和機構參與,達成合作意向協議33項,涵蓋金融、能源、基礎設施、汽車製造、數字經濟等多個領域。
據了解,在中沙合作方面,2月25日至27日,中國貿促會副會長于健龍率團訪問沙特,拜會沙特商會聯合會和沙特基礎工業公司,調研沙特龍城、華大基因沙特精準醫學實驗室等項目,強化雙方在產業鏈和供應鏈領域的合作基礎。中沙企業與機構深入洽談,就新能源、製造業、數字經濟等領域達成多項合作成果。
中德合作方面,2月24日至26日,中國貿促會會長任鴻斌率團訪問德國,會見巴伐利亞州經濟部總司長王猛以及梅賽德斯—奔馳、寶馬、博世、瓦克化學等企業高管,雙方圍繞汽車製造、人工智能、綠色發展等領域洽談。中德企業在多個項目上形成合作共識,特別是新能源和智能製造。「德國企業對與中國深化合作充滿期待,特別是在新能源和智能製造領域,雙方的互補性極強。」梅賽德斯—奔馳集團(港稱平治)董事會主席康林松表示。
「我想強調的是,工商界的聲音和行動不容忽視。我們希望美方與各國一道,通過平等磋商,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們也將繼續攜手全球工商界堅定不移推動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在維護自由貿易和推動經濟全球化的路上,我們永遠不會放棄。」楊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