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中國主導國際合作共探月球 前所未有

  去年升空的中國嫦娥六號任務搭載了法國、意大利、歐空局以及巴基斯坦的四個國際載荷,令多國科學家共享人類首次月背取樣返回之旅。中國的重大航天項目歡迎其他國家共同參與工程建設,也歡迎各國科學家通過中國的航天科研平台探索未知宇宙。

  中國主導的國際月球科研站在國際合作方面也取得了廣泛成果。公開消息顯示,已有17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與中方簽署了合作文件。中方將與合作夥伴在總體任務聯合論證、國際月球科研站聯合設計、項目技術合作、總體任務規劃實施以及科學數據共享方面開展廣泛合作。

  從明年開始,中國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將開始升空,兩個探測器將會構成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前所未有的月球國際科研合作正在展開。目前,嫦娥七號確定將搭載埃及、巴林、意大利、俄羅斯、瑞士、泰國、國際月球天文台協會等7個國家、國際組織的6台載荷共同飛赴月球,開展相關月球南極探測水冰任務。嫦娥八號將攜帶機器人登陸月球,並測試利用3D打印技術將月球風化層的土壤製成月壤磚。香港特別成立香港太空機械人與能源中心,希望研發出一款兼具精細操作能力和無線充電的多功能月面作業機械人,可在嫦娥八號任務中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