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時度勢/新財年推8細地 共4450伙十五年低

  圖:東涌第106A區臨海住宅地皮,納入新財年的賣地表內,可供單位近千伙,是供應最多伙數的項目。
  圖:東涌第106A區臨海住宅地皮,納入新財年的賣地表內,可供單位近千伙,是供應最多伙數的項目。

  近年本港樓市持續回調,特區政府賣地收入已不再是作為主要政府財政收入來源之一,而且為讓市場在跌市中調節,特區政府賣地數量也逐步減少,下個財政年度賣地表內只有8幅住宅地皮,能興建單位量只約4450個,較本財年再減約22%,是政府自2011/12年度重掌土地供應主導權後的十五年新低。不過,若連同其他土地來源,發展局預計,下財年仍有望略為超標。\大公報記者 林志光

  發展局昨日公布下財年的賣地計劃,8幅住宅地中,有5幅是新增,3幅是滾存自本年度內。全數地皮的預計可建單位量均少於1000個,個別是只得不足200個。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5幅新增土地,都是於發展成熟的地區之內,且是在檢討其原有規劃用途後,認為不再需要又具有發展住宅潛力。正當市場現已逐漸回穩時,推出此類已發展區內的土地,相信對市場會有相當的吸引力。8幅土地只料提供約4450個單位,然若計及其他土地來源,即鐵路物業發展、市建局及私人市場,估計來年度的總潛在供應可建約1.37萬個單位,與年度供應目標1.32萬個相若。至於賣地表內提供單位最多的東涌106A區土地,料近千伙,而原擬要求發展商同時協助興建青年宿舍的條件,經檢討後,決定取消,青年宿舍會轉移至115區土地,以建更大型青衣宿舍。

  下季僅推屯門地 供應525伙

  除8幅官地外,由港鐵推出的鐵路物業發展,下財年涉及屯門南延線中的屯門第16區站上蓋物業,及東涌東站第2期,共約2440個單位,較本年度只600個急增逾3倍。下財年來自私人市場的供應更料達6000個單位,是十五年來的預測新高,佔總供應量近44%。

  甯漢豪稱,政府下季只推出屯門海珠路住宅地,料提供約525個單位,另私人市場約可有164個單位;若洪水橋新發展區作私人住宅發展的原址換地個案,能在下月底達成協議,所提供約1600個單位便有望計入下季供應內,即共約2289個。

  徵收土地抵補價政策料年內推

  此外,雖然新預算案中,中期財政預測的每年基本工程開支增至1200億元,但拓展土地發展及基建項目等,不能只靠公帑,為提速提質便要有破局創新思維,現在北部都會區發展上,除原址換地及片區開發外,亦探索更多不同模式,包括在短期內探討容許土地業權人透過主動交回政府在北部都會區徵收的一些土地,透過由業權人自己主動提早交出這些土地,以土地當金錢使用,用以抵銷同一業權人在北都與政府進行換地計劃或參與「片區開發」時補地價的金額。此可減輕業權人在參與發展,以及政府在徵收土地的現金流,達雙贏局面。此安排可望在年內推出。

  至於檢討商業地用途,主要涉及未來數年會提供商業用地的地區,她指出,可循3方面探討,即改為住宅用途;或改為商住混合發展用途;或放寬商業地內的發展限制。其中洪水橋新發展區內的5幅原址換地商業土地,也因此檢討而延長其完成交易時間。

  仲量聯行評估及諮詢部主管區建強表示,目前普遍發展商對鄰近港鐵站的地皮最感興趣。政府新賣地計劃內多為市區小型地皮,部分地皮鄰近市區港鐵站,對發展商最具吸引力。然而,建築成本在本港輸入外勞後仍高企,樓市欠佳及高息環境下,發展商投地仍會審慎保守,今年賣地或將出現「有市無價」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