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交通收費和罰款 加強阻嚇作用

【大公報訊】記者王亞毛報道:政府正檢視數項交通收費和罰款,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昨日在財政預算案措施記者會上表示,會重點檢視停車收費錶的收費等多年未調整的費用項目,除了維持審慎理財原則,當局期望在交通管理和道路安全方面起到阻嚇作用,爭取今年內可完成研究各項收費的具體調整建議和時間表,並諮詢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
陳美寶昨日表示,為提升交通管理,並維持公共財政的紀律和可持續性,局方正檢視數項交通收費和罰款,尤其重點檢視多年來未有調整的項目,包括停車收費錶的收費、交通違例事項定額罰款和隧道收費。她指出,停車收費錶已超過30年沒有調整收費,而交通管理相關的違例事項例如違例泊車定額罰款,約30年沒調整。
同時,電動私家車牌照費也在檢討範圍內,陳美寶指,政府現正理順收費基礎和架構,以緊貼電動車技術發展和相關國際做法。
陳美寶強調,檢視收費的出發點除了為維持審慎理財原則,當局亦十分重視交通管理和道路安全,期望透過適度調整罰款,達到阻嚇作用。她表示,當局正研究各項收費調整的具體建議和時間表,爭取今年內盡快完成,並分批提出建議,諮詢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
洪水橋發展區獲27份意向書
政府去年就三條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項目邀請意向書,今年會就啟德項目進行招標,明年則會就東九龍和洪水橋/厦村及元朗南新發展區項目招標。陳美寶表示,洪水橋/厦村及元朗南新發展區項目的意向書徵集期昨日截止,總共收到27份本地、內地和海外公司的意向書,反應非常踴躍。
運輸署表示,所得意見有助政府了解項目各技術範疇,包括系統特性、營運能力、維修保養要求等。政府會分析這些意見,日後敲定項目及相關基建的具體要求及設計、推展方式、財務安排時,用作參考,未來爭取2027年批出合約,又會參考意向書,探討不同採購模式,檢視縮短項目整體推展時間表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