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開新篇❷/前海 集聚萬家科企 建頂級AI算力中心

  圖: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科技+金融」創新雙輪驅動,如今已集聚科企近萬家,創新動能澎湃。
  圖: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科技+金融」創新雙輪驅動,如今已集聚科企近萬家,創新動能澎湃。

  「深港合作」是前海的核心使命,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日前發布,當中,「前海」二字被直接提及15次,成為高頻詞,且其他不少內容也與前海密切相關,涉及改革開放、深港合作、平台建設等多領域。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科技+金融」雙輪驅動,如今已集聚科企近萬家,創新動能澎湃。

  今年1月3日,位於前海信息樞紐大廈的前海深港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正式啟動,項目通過智能化技術,實現深港產業間深度融合和協同發展,推動深港在優化生產過程、創新商業模式、加強產業合作、打造產業集聚和推動人才交流等領域高質量發展,成為大灣區「AI+」各領域高水平應用的引擎。\大公報記者 毛麗娟

  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將全力推進重大合作平台建設,包括建成投用「互聯網+」未來科技城一期,積極推進深港國際服務城等項目建設。人工智能作為當前最炙手可熱的創科領域,前海在這方面早着先機,打造珠三角投資運營規模最大、算力最高的智能計算中心。前海深港人工智能算力中心項目一期總投資4.66億元(人民幣,下同),建成算力500P(FP16),AI算力規模每秒50億億次,相當於一小時可完成16億張圖像處理、190萬小時語音翻譯、0.7萬公里自動駕駛AI數據處理。

  除源源不絕的算力,充裕的金融支持也是前海科創不可或缺的動能。前海近年來在金融和科技領域不斷探索創新,形成獨具特色的「前海模式」。這一模式以「金融」和「科技」雙輪驅動為核心,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前海一方面積極推動金融科技在銀行、證券、保險等傳統金融領域的應用,提升金融服務效率,降低服務成本,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另一方面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助力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自2010年國務院批覆成立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以來,前海在金融領域的創新實踐從未停歇。作為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範窗口和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示範區,前海吸引眾多國際一流金融機構紛紛落戶。法國安盛、瑞銀、美國PayPal等國際知名金融機構均在此設立分支機構或總部。

  推出數字貸綠色貸 精準滴灌

  前海管理局副局長文聘介紹,截至去年12月6日,前海深港國際金融城已入駐432家金融機構,港資和外資佔比達到35%。前海在全國率先形成「六個跨境」的深港跨境金融創新實踐,包括跨境貸款、跨境雙向發債、跨境資產轉讓、跨境股權投資基金、跨境保險、跨境證券等業務,極大地促進深港金融互聯互通,培育了微眾銀行、財付通、招聯消費金融等中國金融科技領軍企業,匯立集團(WeLab)、平安壹賬通、眾安科技(國際)等獲香港虛擬銀行、虛擬保險牌照的機構及其控股集團,也在前海設立金融科技公司。

  前海積極引導金融活水向科技創新「滴灌」,打造多款創新型金融產品,精準服務科技型企業。如針對工業企業技術改造項目的融資需求,推出「技改貸」「數字貸」「綠色貸」等專屬信貸產品;同時,針對科企推出「騰飛貸」、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等業務模式,為科技型企業提供更高金額、更長期限的授信支持。

  設立聯合研發中心 深港協同創新

  截至今年初,前海已集聚科技企業近萬家,高新技術企業超千家,在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前沿科技領域取得顯著突破,擁有企業工程中心、工程實驗室、技術中心等創新載體152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6家。IBM、西門子、商湯科技和京東等國際知名企業紛紛匯聚前海,初步形成跨國企業布局、行業龍頭引領、獨角獸及瞪羚企業加速成長產業生態。

  前海科創集團副總經理任軍表示,前海積極承接香港科創資源,引入香港科研機構、高校實驗室和高端人才,共同設立聯合研發中心、創新實驗室等,圍繞前沿領域聯合攻關,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同時,前海通過搭建跨境投融資平台、知識產權保護合作機制等,為香港科企提供便捷融資渠道和強有力的法律保障,有效降低企業創新成本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