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援助中小企 跨境支付應用可擴大

特區政府第三份財政預算案26日公布,社會各界連日聚焦各項開源節流措施,以及政府「減赤」計劃。代表金融界的立法會議員陳振英近日接受《大公報》專訪表示,香港正處於經濟復甦階段,面對財赤,政府需要在財政可持續性、繼續提振經濟與關顧民生三者間取得平衡。他認為,本次財政預算案達到了這個複雜而艱巨的目標。
「如能穩步推進,政府有望在未來兩至三年實現財政平衡。」陳振英向大公報記者表示,在全球競爭格局劇變與科技改革的背景下,新預算案積極推動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同時,將徵收100元印花稅的物業價值由300萬元提高至400萬元,可減輕購買較低價住宅及非住宅物業人士的負擔,激活市場購買力。
塑造港式奶茶品牌
近年來,北上消費成為香港人短假期的熱門選擇,但也對香港零售及餐飲業帶來壓力。陳振英認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能憑藉自身優勢與內地形成互補,從中獲利。他認為,特區政府應透過大型活動、放寬簽證及改善設施吸引遊客,助力零售及餐飲業回升。他也提議推動本地特色,如港式奶茶、雞蛋仔等,將其打造成品牌,推進地道文化旅遊,吸引更多消費者。
陳振英強調,香港仍可依靠國際金融中心的固有優勢,發展金融科技、大力引進人才,提升整體競爭力。他去年就大灣區共融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國家外匯儲備投資香港資本市場、便利回鄉證在內地高鐵站使用及促進香港金融App在內地持續可用等,均取得顯著進展。他還提出統一大灣區儲值支付系統,整合八達通、微信支付及支付寶等,實現靈活跨境結算,金管局已着手打通香港的轉數快(FPS)與內地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IBPS)。
對未來政策方向,陳振英聚焦於企業與資金流動。他指出,現行跨境支付系統主要針對個人用戶,但許多港人在內地經營的中小企業,如咖啡店和文具店,資金流動需求尚未被充分滿足。因此,為提升兩地中小企及企業間的交易效率,他建議將這種便攜的支付方式擴展至50000元內的小額支付場景中,簡化支付程序並降低成本,從而促進中小企業的跨境商業活動。
倡提高理財通限額
他認為,理財通2.0雖然放寬了投資額度,但在產品種類與投資門檻上仍有局限,限制了資金流動的規模。目前理財通的投資額度上限為300萬元,他建議提高至800萬元,並引入更多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產品,以吸引內地投資者南下投資。此外,他呼籲兩地監管機構進一步簡化金融產品銷售流程,讓內地與香港的客戶經理能夠跨境介紹金融產品,促進雙向資金流動。
針對前海作為試驗區的戰略地位,陳振英建議進一步放寬外匯管制,讓企業能更靈活地運用外幣資金,支持「一帶一路」相關項目。「這些措施不僅能推動前海經濟發展,還能為未來在大灣區更大範圍內實現外匯自由化累積寶貴經驗。」\大公報記者 李慧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