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獅展現灣區文化符號 《雄獅少年》引香港觀眾共鳴

●原創音樂劇《雄獅少年》粵語版在港引起文化共鳴。
●原創音樂劇《雄獅少年》粵語版在港引起文化共鳴。

  由廣州大劇院、廣東歌舞劇院及廣州歌舞劇院等多個內地單位與香港藝術家合作製作,並由香港音樂劇「鐵三角」——作曲高世章、填詞岑偉宗、編劇張飛帆所共同操刀的原創音樂劇《雄獅少年》於去年1月在廣州上演了普通話版後,於3月在港呈現了粵語版的演出,5場演出門票在演出開始前兩周就已經售罄,達到100%的上座率。藝術家們精湛的表演扣人心弦,令香港觀眾沉醉其中。而具有千年歷史底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醒獅,通過舞台藝術展現出的嶺南文化魅力,更引起了香港觀眾強烈的文化共鳴。

  「這部音樂劇由粵港兩地優秀藝術家、創作者和表演、製作團隊共同打造,從創作到台前幕後都是粵港兩地的一次深度合作,大家為了更好的舞台效果一起努力,這個過程很珍貴也很有意義。」音樂劇《雄獅少年》粵語版製作人陳睿表示,醒獅是灣區共同的文化符號和文化基因,該劇傳遞的「放棄縱有萬般理由,堅持只需一個就夠」的精神內核,深深打動香港觀眾。

  中演演出院線副總經理王龍指出:「香港擁有着獨特的城市多元氣質,是中西文化匯聚交流之都。香港與內地的文化藝術交流,對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具有重大意義。對我們來說,香港始終是文化藝術交流的重要平台與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