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度財政預算案】港推政務數碼化 大有空間再擴展

●「智慧香港展館」早前展出逾百項特區政府各部門開發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科技產品和方案。 資料圖片
●「智慧香港展館」早前展出逾百項特區政府各部門開發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科技產品和方案。 資料圖片

香港警察「巡邏機械人」
香港警察「巡邏機械人」

入境處自助證件服務站
入境處自助證件服務站

政府部門智能化概況(部分)
政府部門智能化概況(部分)

  議員倡AI取代文書職位 寶貴人手處理精密工作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要善用科技,以及用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代替部分職位,使未來兩年公務員編制即使削減一萬個職位,也能提供更優質的政府公共服務。香港文匯報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多個特區政府部門已經將服務電子化,包括警務處試用巡邏機械人在港珠澳大橋口岸執勤,報案室安裝自助服務機;入境處引入申請證件服務站/申請個人證件服務站;運輸署設置自助服務站等。有公務員工會表示,智能化效果明顯,提升行政效率;有立法會議員則認為,特區政府仍有空間將服務及工種智能化,例如文書職位可由AI取代,將寶貴人力處理精密工作。●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僖

  香港特區政府近年積極推行政務服務電子化,各大部門除了提供網上自助服務,相繼推出自助服務機,節省人手之餘,也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務,例如入境事務處已於總部及部分分區辦事處裝設申請證件服務站/申請個人證件服務站,持有有效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市民,可以在辦公時間內使用服務站申請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運輸署亦於部分牌照事務處設置國際駕駛許可證自助服務站,便利市民申請和取證。

  警署安裝報案自助服務機

  警務處則於灣仔、旺角、元朗、觀塘、屯門及葵涌等警署的報案室安裝自助服務機,方便市民自助報失,以及處理電子報案中心所提供的其他14種非緊急服務。根據警方數據顯示,接近一半由報案室處理的個案均與財物遺失有關,市民於自助服務機報失財物,就無須再於櫃枱等候向警員報失,減輕報案室人員的工作量,亦縮短報案室的整體輪候時間,提升服務質素。自助服務機平均每宗報失案件的處理時間為4分鐘。

  電子報案處理及分析中心(「E-Hub」)截至去年1月31 日,收到59,357宗科技罪案及詐騙案相關的電子報案,所有案件均得到適時跟進處理。1,166名受訪的報案人中,逾八成(978人)對「E-Hub」的服務表示滿意。此外警方去年首次試用巡邏機械人在港珠澳大橋口岸執勤。

  可趁「滅赤」優化公共服務

  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委員會主席葛珮帆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特區政府仍有許多文書處理的工作職位,未來都完全可以用AI科技取代,如翻譯、文員、記錄員、打字員等,一些資料收集、初步分析和歸類等,都可以用AI替代,而巡查邊坡、建築安全等,用AI無人機更加可以大幅提高效率。而進一步推行政務電子化,節省人手之餘,大大提升行政效率。

  她認為「有危有機」,希望各特區政府部門借這個「滅赤」的機會全面推動政府服務科技化,優化公共服務,並協助受影響員工調整工作,轉型增值。

  香港公務人員聯會主席李方沖向香港文匯報表示,各政府部門的人手仍短缺,為維持公共服務素質,近年積極推行政務服務數碼化,「同事們都要兼顧更多工作,因此各部門早已積極推行數碼服務,效果明顯。」

  他表示,目前公務員人手仍缺兩萬人,而政府目標是削一萬人,所以各部門仍在積極招聘人手,「簡單來說,只是比原先招聘規模減少一半人手。相信科技進步,網上服務日益普及下,即使削減人手情況下,仍能給市民提供高效、優質服務。」

  他又希望部門主管在考慮壓縮編制時,能與工會和前線人員多溝通,以及將受影響員工調整到其他崗位,以免影響同事和家人的生計。

  預算案有關提升公共服務效率措施

  ‧特區政府通過善用科技、精簡程序及推動公務數字轉型,為市民提供更有效率的公共服務

  ‧全力推動政府服務「一網通辦」,市民可以一站式獲取資訊、辦理服務申請、繳付賬單,其中手機應用程式「智方便」聯通約500項政府和公私營機構服務及提供近600項政府電子表格

  ‧數字辦明年底前逐步推出「數碼企業身份」平台,讓香港企業使用電子政府服務或進行商務網上交易時,安全便捷地進行身份認證及數碼簽署

  ‧運輸署年中至明年初陸續推出多項電子牌照服務如電子駕駛執照,並繼續推出更多電子化許可證和綜合易用網上服務,另上半年提交電子駕駛執照條例草案,提供通過智能手機專設應用程式展示駕照的選擇

  ‧房屋局會以10個公共屋邨作為智慧屋邨管理試點,日常管理應用更多科技,如物聯網感測器和機械人等,另今年內推出中央物業管理平台,提升管理效率及服務質素

  ‧發展局全力推動工務工程數碼化,應用人工智能進行大數據分析,減低工程延誤及超支風險。另工程項目更廣泛應用具自動工序、遙距控制、人工智能等高效建造機械人

  ‧公務員學院在公務員領袖培訓中加強科技應用元素,裝備部門領導層優化資訊科技系統,並更好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及為員工安排適切培訓

  ●資料來源:財政預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