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走出去」還要「走進去」

●《哪吒2》港澳票房勁破2千萬。
●《哪吒2》港澳票房勁破2千萬。

  香港文匯報訊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講師彭侃提出的「文化輸出不應囿於短期商業回報,而應着眼於長遠的文化影響力培育」的觀點,切中了當前中國電影全球化進程中的核心命題。這一論斷不僅揭示了文化傳播的本質規律,更為中國電影產業的國際化發展提供了戰略指引。要實現從「走出去」到「走進去」的跨越,需要在文化轉譯、行銷策略、發行網絡和創作團隊四個維度進行系統性革新。

  精準轉譯搭文化橋樑

  文化轉譯是電影跨文化傳播的首要環節。傳統做法往往陷入兩個極端:要麼過度本土化導致文化失真,要麼固守原貌造成理解障礙。《哪吒2》的成功在於找到了平衡點:保留「混天綾」「風火輪」等視覺符號的文化辨識度,同時將「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內核轉化為普世價值。這種轉譯策略使影片在北美市場獲得超預期的文化認同,社交媒體相關話題閱讀量突破10億次。未來,我們需要建立專業的文化轉譯團隊,深入研究目標市場的文化心理,實現從符號表達到價值觀念的精準對接。

  覓情感共鳴本土化連接點

  行銷策略的本土化是文化「走進去」的關鍵。Netflix的全球化經驗表明,成功的本土化行銷需要建立「全球—本地」(Glocal)策略矩陣。《流浪地球2》在東南亞市場的推廣就採用了這一模式:在保持科幻災難類型統一性的同時,針對不同地區設計差異化行銷方案。如在新加坡突出家庭主題,在馬來西亞強調集體主義精神,在印尼側重環境保護意識。這種策略使影片在東南亞創下華語電影票房新高。未來,中國電影需要建立全球行銷資料庫,運用大數據分析不同地區的受眾偏好,實現行銷內容的精準投放。

  構建全球發行網絡

  發行網絡的全球化布局是文化影響力的重要支撐。荷里活六大製片廠的全球發行體系歷經百年構建,形成了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發行網絡。中國電影要實現「走進去」,必須加快全球發行渠道建設。可通過併購海外發行公司、建立聯合發行機制、參與國際電影節展等途徑,逐步構建自主可控的全球發行網絡。同時,要重視流媒體平台的戰略價值,與Netflix、Disney+等平台建立深度合作,拓展數字發行渠道。

  培育文化融合創新力量

  創作團隊的國際化是提升文化傳播力的根本保障。漫威電影宇宙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多元文化背景的創作團隊。中國電影需要建立開放的人才機制,吸引全球優秀電影人才參與創作。可通過設立國際創作基金、舉辦跨國編劇工作坊、建立海外創作基地等方式,培育具有全球視野的創作團隊。同時,要注重培養本土人才的跨文化創作能力,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創作體系。

  實現從「走出去」到「走進去」的跨越,是一個系統工程。它要求我們摒棄急功近利的心態,以文化影響力培育為核心,構建完整的全球化運營體系。這不僅關乎中國電影產業的未來發展,更是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戰略需要。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保持文化自信與開放包容的平衡,既要堅守文化根脈,又要善於創新表達,最終實現中國電影與世界電影產業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