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觀點】高估值美股存系統性風險

●美股高估值與新科技企業估值「長升長有」及超低利率環境息息相關。分析認為DeepSeek引發估值重估連鎖影響不容輕視。圖為紐約證券交易所。資料圖片
●美股高估值與新科技企業估值「長升長有」及超低利率環境息息相關。分析認為DeepSeek引發估值重估連鎖影響不容輕視。圖為紐約證券交易所。資料圖片

  涂國彬 永豐金融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誠如本欄日前所說,隨着早前DeepSeek的出現,令投資者重新評估美股高估值,但基於金融市場環環相扣,再加上槓桿之下,不要以為單純是沽高估值美科技股,也可以是沽其他正常估值的美舊經濟股,甚至波及其他股市,甚至別的資產類別。

  金融市場系統性風險,往往源於共生關係,當中正相關與正反饋,製造良性循環,順風順水時,水漲船高,若逆水,可能牽連甚廣。

  良性循環自我實現預言

  美股高估值,不純是科技使然,更多是環境因素,金融海嘯後,量寬超低息,超便宜的資金成本,有理無理,把資金投放在可想像空間,可吸引後續資金,把一眾新科技企業,甚至人工智能(AI)技術開發,以錢燒出來。必須留意,在特朗普掌政後,未來幣策有否結構轉變為上。

  風險管理上,以上背景很重要,畢竟多年來,美股升勢大致平順,固然不乏大跌日子,但很快收復失地,然後反覆向上。

  原因不難明白,拉升美股的,有着與股市結下不解緣,呈共生關係的新經濟高科技板塊。正因如此,大家愈相信由虛變實的創造,最終提供新產品服務,又有盈利,反過來推動股價和市值向上,良性循環一樣,自我實現預言帶動下一波併購以至資本投入,生生不息。

  「長升長有故事」終見漏洞

  當中一大假設是,只能靠這樣燒錢燒出來,但DeepSeek的成功說明,不用硬碰,不用力敵,智取一樣可以,原有模式估值,以至「長升長有故事」,便有漏洞。

  誠然,全球股市均值回歸,由中國的DeepSeek出現起計,有加速跡象,對於高估值美股有明顯壓力,但不等於單純美股受影響,其他資產價格,亦可能受拖累。

  跌市時機還看VIX

  關於具體時點,正如本欄預告,要留意VIX變化,近期所見,其又終於推進,躍躍欲試,似乎升勢有餘未盡,小心美股各股指,尤其標普納指,即使已經連跌多天,不等於已經完成消化沽壓。

  對於不同指標的參考,最重要是判斷在現行市況下,哪些是關鍵因素,哪些比較次要。顯然,對於美股而言,最直接一定是VIX,因其本質上就類似美股標普後市的引伸波幅。誠如,嚴格來說,引伸波幅升,意味着波動,而波動則代表風險,只是波動本身並非必然意指股指向下,向上其實亦無不可,只是一般來說,股指是跌得快而升得慢,服從金融市場上的常識之餘,很大程度上,亦是拜槓桿的運用所賜。

  無論如何,由DeepSeek觸發的全球股市估值重估,才剛剛熱身,相信不是那麼快完成,基於多年來大家獨尊美股,美股指的風險管理策略,尤其重要。(權益披露:本人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或本人之聯繫人或本人所管理基金並無持有文中所述個股。)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