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慎理財 促可持續發展
莊紫祥 全國政協委員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6日發表的財政預算案,展現了特區政府在經濟復甦初期的穩健與務實,不僅體現了對經濟形勢的深刻理解,還通過細緻的調研和精準的政策設計,回應了社會各階層的需求,贏得了廣泛的民意支持。有民調結果顯示,逾七成受訪者認同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務實進取。
預算案在「開源」方面也提出了多項具體措施,旨在通過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公共收入。首先,特區政府加大了對旅遊業的支持力度,提升香港作為國際旅遊目的地的競爭力。另外,預算案還注重推動金融業的發展。特區政府通過優化監管環境、吸引外資機構入駐等措施,進一步鞏固了香港的金融地位。在「節流」方面,預算案通過凍薪控制公共開支,提升政府部門的運作效率,減少不必要的行政開支。例如,預算案提出推行電子政務,減少紙質文件的處理成本,同時提高服務效率。此外,預算案還提出了一系列針對公共部門的改革措施,包括精簡機構、合併職能相近的部門等。這些措施不僅降低了政府的運營成本,還提升了公共服務的質量,相信會贏得市民的廣泛好評。
預算案在稅收政策上體現了穩中求進的思路。一方面,預算案提出寬減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直接減輕了中產階層的稅負。另一方面,預算案還調整了利得稅政策,平衡了企業的稅負與公共收入需求。特區政府通過降低中小企業的利得稅率,支持其發展壯大;同時,對大型企業則適度提高稅率,確保財政收入的穩定。這一政策設計不僅促進了企業的公平競爭,還為特區政府提供穩定的稅收來源。
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案發表後,獲得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此外,預算案的穩健務實風格也得到了經濟學界的認可。多位經濟學家指出,預算案在推動經濟增長的同時,注重財政紀律,避免了過度擴張的風險,為香港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財政預算案發表後發聲明指出,財政預算案提出多項措施,與施政報告的方向一致,包括培育新質生產力,以加強發展創新科技、人工智能;加速發展北部都會區和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充分發揮「三中心、一高地」戰略定位,進一步培育和引進人才,提升優勢產業,推動香港經濟提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