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倡善用可再生能源:國家發展有望「彎道超車」


香港文匯報訊(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陳煒琛)當前化石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等氣體大幅度排放威脅着人類可持續發展,因此國家已明確提出到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達至碳中和目標。材料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成會明昨日(27日)出席第四期「紫荊·院士開講」時指出,當前人類社會處於第四次能源革命,即從化石能源到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的規模利用是碳中和目標的根本實現路徑,要抓住此次機會,國家發展就有望實現「彎道超車」。
該活動於理大蔣震劇院舉行,成會明與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特聘教授范滇元分別圍繞能源材料、碳中和等話題發表演講,並與現場的年輕人展開交流。成會明提出利用「六化」概念達成碳中和目標,即能源生產低碳化、能源使用電氣化、能源網絡智慧化、工業過程氫能化、二氧化碳資源化,以及資源利用循環化。
他透露,未來太陽能將是可再生能源規模化利用的核心,若能有效利用太陽能,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全球能源需求。在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方面,成會明補充,先進儲能、氫能技術是關鍵因素。
當被問及國家在碳中和人才培養政策時,成會明直言,目前國家並沒有單獨就碳中和人才培養上制定特別政策,而是將其融入到各個學科發展中,不過,國家針對碳中和所需要的特別學科正進行布局,近年來亦開設了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
勉港青勇敢面對科研挑戰
范滇元以「追夢高強激光六十年」為題發表演講,深入淺出地介紹激光的起源與基本特性,重點介紹激光武器、激光核聚變能源等高強激光重要實際應用場景。
他表示,聚變能源是近乎完美的能源,且地球上的聚變能儲量幾乎用之不竭,但聚變反應的條件極為苛刻,仍需繼續研究。
他勉勵香港年輕人要勇敢面對科學研究的挑戰,追求更大的科學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