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機制吸企業 港交所持續「生金蛋」

  港交所昨公布2024年全年業績,去年多賺一成至逾130億元再創新高,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表示,會不時檢討上市規則,確保香港吸引力。港交所業績亮麗,得益於中央進一步完善兩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亦得益於香港做好上市制度改革。港交所要堅定服務創科,加快開通「科企專線」、便利科企準備申請上市,主動走出去,吸納全球優質公司踴躍來港上市,讓港交所持續「生金蛋」。

  中央去年9月作出部署,大力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努力提振資本市場,接連出台支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持續深化互聯互通的舉措,推動實施債券通、滬深港通等,為香港資本市場注入強大動能,港股曾創下單日成交上衝至6,200億元的紀錄,令港交所去年第四季日均成交按年大增1.13倍至1,715億元。港交所業績大好再創新高,顯現中央支持是香港金融市場的最大動能。

  港交所近年主動推動上市制度改革,支持創科企業來港上市,亦是港交所業績亮麗的重要原因之一。去年港交所共有71隻新股上市,總集資額達880億元,令香港在全球新股集資排名重返全球第四。正如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昨所指,港交所自2018年起陸續推出新的上市規則章節,包括為尚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及特專科技公司而設的18A及18C章,去年全年集資總額當中,大部分都來自科技企業,可見科技企業特別受到投資者青睞。政府在2023年11月調低股票印花稅率至0.1%,減低投資成本,亦有利股市成交增加。

  今年新春內地人工智能DeepSeek橫空出世,引發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科技公司的價值重估,香港亦因為有騰訊、阿里巴巴、小米等眾多內地高科技公司在港上市,成為帶動港股爆升的火車頭。昨日港股成交4,064億元、創逾四個半月新高,證明港交所擁抱創科企業,令港交所成為一隻下金蛋的鵝。

  港交所服務創科回報豐厚,啟示港交所要把吸納優質上市公司來港上市,作為未來進一步突破的重點。

  一是主動服務行前一步,加快開通「科企專線」。創科企業涉及創新前沿技術,企業對於是否符合資格上市亟需協助,港交所成立專門團隊,主動提供支援,有助節省企業申請時間,提高上市成功率。

  二是要持續推進上市制度改革,包括優化雙重上市及第二上市門檻,增強香港對海內外科企的吸引力。目前港交所正處理100多宗上市申請,港交所加快完善上市制度,吸納更多優質企業來港上市,增強港股投資價值。

  三是走出去加強合作,擴大互聯互通範圍,吸引海外資金來港。港交所要進一步加強在中東和東盟的推廣工作,積極探索交易所買賣基金上市等合作空間,促進更多私募基金在港上市,讓港交所成為金融促進創科的重要平台,做大做強港股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