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園力爭創新要素跨境便捷流動

●河套園首期2月初建設進展。 Fb圖片
●河套園首期2月初建設進展。 Fb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楊盈盈)2025年預算案預留37億元加快完成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第一期內部的基建及公用設施。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在昨日的預算案記者會上表示,特區政府一定會想盡方法爭取拆牆鬆綁、做好基建、加快建設,並繼續與內地部委探討推出新政策,透過河套促進兩地創新要素跨境便捷流動。

  孫東表示,要發展創科,必須提供足夠發展空間,創造容量,河套園連同新田科技城、新田一帶會提供約共300公頃的新用地支持創科及產業發展,河套今年將進入營運階段,首批租戶亦將會在年內進駐。

  他強調,河套對未來大灣區乃至國家發展至關重要,是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引擎和國家新質生產力重要的策源地。由於深圳及香港兩園區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社會政治制度和司法體系,為河套乃至沙嶺區域發展,帶來了生機活力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挑戰。

  新田地明年撥予科技園

  在新田科技城發展方面,孫東表示,創科局正就新田一帶約210公頃新創科用地的創科產業發展規劃和布局進行顧問研究,預計結果將於今年公布,其中20公頃用地將於2026年至2027年起陸續交由科技園發展和營運。

  在與內地的數據互通及合作方面,孫東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香港)個人信息跨境流動標準合同》便利措施已開放予所有業界參與,有助個人信息在大灣區內安全有序跨境流動。數碼港亦與前海管理局對接,互相推薦適合的初創企業落戶兩地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