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打造「AI島」 擬建成全國首個AI全域應用先導區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盧靜怡、帥誠 東莞報道)作為灣區製造業重鎮,東莞今年將開建「AI島」,政企聯動打造「AI+製造」超級試驗場。27日,東莞市十七屆人大五次會議開幕。東莞市市長呂成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12次提及「人工智能」。東莞去年GDP增速位列廣東省第2名,今年GDP增長目標定在5%以上,並將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寫入報告,提出支持濱海灣新區打造集技術研發、產品製造、數據服務於一體的人工智能新區。據了解,該人工智能新區是位於濱海灣新區的靈犀島,又被稱作「AI島」,劍指2030年建成全國首個AI全域應用先導區。不少港區東莞政協委員表示振奮,認為大灣區AI應用場景「處處商機」,港企可憑國際化視野搶佔生態位,開大灣區AI產研融合先河。
三年內力爭AI核心產業規模破300億元
今年東莞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開展「人工智能+」行動,積極爭創國家「人工智能+智能終端」行業應用基地,加快建設公共智算中心,建立規模化工業邊端智算網絡。報告明確提出,將設立50億元(人民幣,下同)AI產業子基金群,三年內落地不少於3個製造業基礎大模型,打造100個以上AI+先進製造示範應用場景,力爭AI核心產業規模突破300億元。
「AI島」建設對港商是重大機遇
香港文匯報記者梳理發現,這個AI新區正是濱海灣新區,當地預計花6年時間將濱海灣打造成為全國人工智能全域應用先導區,實現人工智能產值600億元。「AI島」佔地1,500畝,按照計劃,今年上半年,濱海灣將推動AI智造園項目率先開工,下半年啟動靈犀島700畝首開區建設,打造濱海灣「AI在未來」人工智能體驗中心。據悉,700畝首開區構築集研發、中試、生產、數據服務於一體的綜合空間,深度探索工業模數空間、垂直行業大小模型、AI智能體等前沿領域,以「AI+」賦能千行百業。
東莞「AI島」的建設,引起港區東莞政協委員的關注。「東莞『AI島』的建設,對港商來說是重大機遇。」政協東莞市第十四屆常委、東莞市外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連漢森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東莞現有港資企業逾8,000家,而香港本土更擁有對AI領域深入研究的高校科研機構,有條件可以參與到東莞 「AI島」的發展。他認為,莞港可以共建「人工智能+」產學研平台,引入香港高校的科研資源,為AI島建設提供智力和產業支持。連漢森期待,在AI產業規劃上,希望東莞可以在土地政策、基建配套方面給予港企專項支持,降低科創企業前期投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