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推惠台17條 助台胞追夢科技大廠 寧德時代等企業三年每年為台胞提供逾百職位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蘇榕蓉 福州報道)為進一步關切台胞台企訴求,加快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2月27日,福建省發布貫徹落實中央《意見》第四批政策措施,共計17條,涵蓋促進閩台服務業合作、支持對台農林漁業發展、支持在閩台胞更好發展三個方面。其中支持在閩台胞更好發展上,新政支持台胞到寧德鋰電行業就業發展。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廈鎢新能源等企業三年內每年面向台胞提供100個以上就業崗位。新政一經發布,引起台灣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尤其是在台灣青年圈裏反響尤為熱烈。受訪台青向香港文匯報表示,科技大廠是科技發展的主陣地,當前越來越多的台灣年輕人都心儀到科技大廠發展,此次幾家企業都很先進,消息令人興奮,表示大陸科技大廠、創新型企業正成為台灣青年就業的新舞台、未來創新創業的新起點。
據寧德市副市長鄭忠輝介紹,目前,寧德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鋰電池生產基地,鋰電池建成投產和在建產能達330GWh,規劃再建產能220GWh,2024年鋰電新能源產業產值2,508億元(人民幣,下同)。新政支持台胞到寧德鋰電行業就業發展。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廈鎢新能源等企業三年內每年面向台胞提供100個以上就業崗位。對新增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台胞到寧德就業,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且實際工作滿一年以上,給予個人每年5萬元補助,累計不超過三年。獲得該補助的台胞,如符合條件,可疊加享受福建省高層次人才和福建省工科類青年專業人才等政策,為台胞就創業提供優質環境。
此番提供台胞崗位的三家企業都是大陸先進高新技術企業。其中,寧德時代(CATL)是動力鋰電池出貨量全球第一,新能源科技即全寧德新能源科技公司(ATL),聚合物鋰離子電池出貨量全球第一,這兩家公司為中國的鋰離子電池產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2月11日,寧德時代發布公告稱,已向香港聯合交易所(港交所)遞交了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的申請,並計劃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而廈鎢新能源定位的主導產品車用高鎳三元材料,是目前已產業化的鋰離子動力電池正極材料技術含量最高的產品,該項目對新能源汽車領域正極材料的研發和應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台生:兩岸青年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福州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大四台生蔡自強表示,在大陸就學四年,他對大陸科技創新、數字創新新機遇的體會是越來越深。「這項政策釋放出來的誠意和紅利讓台灣青年對寧德這片熱土充滿期待,我很期待未來能去寧德時代工作。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是創新,青年擁有活躍的思維和敢於挑戰的蓬勃朝氣,相信兩岸青年可以在共同工作中優勢互補、合作共贏。」蔡自強如是說。
蔡自強對新政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台胞到寧德就業,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且實際工作滿一年以上,給予個人每年5萬元補助」尤為看好,他認為這不僅減輕了年輕人畢業初入職場的經濟壓力,也體現了對人才的重視。大陸科創新能源企業引進「台青」「台智」,用最大力度支持台灣青年在大廠追夢、築夢、圓夢,希望更多台灣青年能抓住這一機遇,實現個人職業發展,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海峽兩岸青年交流協會理事長吳宇恩亦表示,政策發布之後,他身邊的島內青年朋友紛紛叫好。從台胞視角出發,寧德鋰電行業的就業政策充滿溫暖與關懷,體現了大陸對「高新硬」科技產業人才的高度重視,為台胞提供了廣闊發展空間,更彰顯了兩岸融合發展的誠意與決心。
學者:讓台胞共享發展機遇成果
在北京科技大學學者溫天鵬看來,近年來,大陸的新能源產業發展迅猛,尤其是以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廈鎢新能源等為代表的龍頭企業帶動了當地經濟的高速發展,福建省依託優勢企業資源為台胞台企發展助力,將會達到一種雙贏的積極效果,充分顯現福建作為台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的效應,將更加有利於「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夯實和平統一基礎」。
溫天鵬表示,長期以來,大陸不斷堅持推動兩岸交流合作,擴大兩岸人員往來,支持大陸台商台企發展,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為台灣青年來大陸追夢圓夢創造更好條件,讓台灣同胞共享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機遇和成果。未來大陸一定會出台更多惠台措施,積極效應將會持續發酵。面對大陸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的重大發展機遇,相信將會對更多台胞台企帶來巨大吸引力,台灣同胞「西進大陸」的潮流一定勢不可擋。民進黨當局違背島內希望改善兩岸關係的主流民意,繼續破壞兩岸關係、阻撓兩岸交流的企圖終會落空。
惠台利民17措要點
(一)促進閩台服務業合作(5條)
1.試點允許台灣業者在閩投資設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公司。
2.鼓勵台灣工業設計機構在閩開展業務。
3.支持馬祖企業來福州從事商貿服務業。
4.支持台胞台企參與莆田生技醫療產業合作。
5.支持台胞台企開展林業碳中和合作。
(二)支持對台農林漁業發展(6條)
1.支持台灣農民創業園發展。
2.加強台企涉林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定額保障。
3.支持台胞參與寧德海洋漁業養殖合作。
4.支持在閩台企發展綠色食品。
5.為在龍岩發展的台企提供用地保障支持。
6.支持台胞台企在花卉苗木產業集中區投資興業。
(三)支持在閩台胞更好發展(6條)
1.新增第四批直接採認台灣地區職業技能資格目錄。
2.建立台胞評選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名人綠色通道。
3.支持台胞參加福建省級重要創新創業賽事。
4.支持台胞到寧德鋰電行業就業發展。
5.便利台胞線上換領、補領台灣居民居住證。
6.設立「閩台婚姻家庭服務專線」。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蘇榕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