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演唱會創造娛樂與經濟協同效應
香港文匯報訊 「演唱會經濟」不僅是門票銷售,還能帶動當地企業、創造就業機會及刺激旅遊業。文化產業經濟學家里奧斯表示,「音樂是連接人們的共同語言,它亦連接着經濟。演唱會創造了娛樂與當地經濟之間的協同效應,確保其影響深遠。」
音樂會行業在2023年創造約310億美元(約2,410億港元)收入,預計未來數年會持續增長。當前,愈來愈多小城鎮和城市開始舉辦音樂盛事,即使是中等規模的演唱會,也能帶來巨大的經濟回報。根據2024年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發表的報告,在中等規模城市舉辦一場大型演唱會,可為當地經濟帶來150萬美元(約1,166萬港元)回報,並在許多情況下能推動未來旅遊業發展,贏得許多回頭客。
音樂會還能創造工作崗位,包括演出規劃、安保、售票等。根據美國音樂家聯合會的報告,現場表演行業在2023年創造了7.5萬個新工作。此外,場館自身亦能從長期收入來源中獲益,例如品牌宣傳、贊助和食品飲料銷售。
里奧斯表示:「酒店被預訂一空、食肆爆滿,交通服務充分利用,以及商品銷量飆升,單獨一個演唱會便能透過供應鏈,對社區帶來持續數日的好處,有時甚至是數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