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守正創新 確保公共財政穩健

  閻偉寧 中國僑聯委員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委員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既展現審慎理財的穩健底色,展現出許多鮮明特點與創新之處,更以破局思維開拓了香港高質量發展新路徑,為香港未來發展勾勒出清晰且充滿希望的藍圖。

  推動財政逐步恢復健康平衡

  過去幾年,香港面臨財政赤字挑戰,此次預算案提出「強化版」財政整合計劃,極具必要性與前瞻性。預算案提出,至2027/28年度累計削減政府經常開支7%,通過全體公務員凍薪、縮減公務員編制等措施嚴控公共開支。這一做法體現了政府在財政管理上的審慎與擔當,在盡力減少對公共服務和社會民生影響的同時,為未來發展奠定可持續的財政基礎。例如,在維持公共服務效率的前提下,加大資源效率優化計劃力度,從多個方面優化資源配置,確保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推動香港財政逐步恢復健康平衡,為長期穩定發展提供保障。

  在全球科技變革的浪潮中,香港將科技創新置於核心地位。預算案提出人工智能是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核心,預留10億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推動人工智能上游研發、中下游成果轉化及開拓應用場景。同時,港投公司在創科領域持續發力,已投資超90家科企,未來還將推動所投資科企以香港為平台拓展業務,鼓勵設立企業創投部門。此外,政府將舉辦首屆國際機器人大會等活動,將匯聚全球頂尖科企、學術機構和投資者,提升香港在國際科技領域的影響力,全方位助力香港打造創新科技高地,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與新動能培育。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預算案在金融領域推出一系列創新改革措施,旨在進一步鞏固其地位。全速推進人民幣櫃台納入港股通,為推動更多股票以人民幣交易、提升市場流動性做足準備;港交所對交易後系統進行升級,以相容T+1結算周期,還將與證監會就改善交易單位制度提出建議;在虛擬資產領域,計劃發表第二份發展虛擬資產政策宣言,並就虛擬資產場外交易和託管服務的發牌制度進行諮詢。這些創新舉措緊跟國際金融發展趨勢,將吸引更多國際資本關注香港,提升香港金融市場的國際化水平與競爭力。

  促進香港融入全球產業鏈

  預算案注重各產業間的協同發展,積極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在推動國際貿易中心建設方面,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為企業「走出去」提供更全面支援,聯同工商及專業服務界深耕東盟、中東等市場,並探索中亞、南亞及北非的市場潛力;在鞏固國際航運中心地位時,成立香港海運港口發展局,助力C919國產大飛機打進國際市場,讓香港航運業與航空業協同發展,在服務國家戰略中實現自身發展的新突破,促進香港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深度融合。

  此外,預算案繼續強調民生福祉,促進社會和諧。民生問題始終是香港發展的重要關注點,預算案在公營房屋供應上成果顯著,已覓得足夠土地滿足未來十年30.8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的供應目標,未來五年供應量大幅增加,為解決香港住房難題邁出堅實步伐。同時,推出寬減差餉、薪俸稅、利得稅等措施,減輕市民和企業負擔;增加對社會保障金領取者的發放金額,體現政府對弱勢群體的關懷。在交通補貼、旅遊推廣等方面也有相應舉措,致力於提升市民生活品質,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財政預算案立足當下、着眼未來,通過強化財政整合保障經濟穩定,以科技創新培育新動能,鞏固優勢產業提升競爭力,關注民生促進社會和諧,展現出全面性、創新性與務實性。相信在此份預算案的指引下,在特區政府的積極推動與全體市民的共同努力下,香港定能在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把握機遇、應對挑戰,在新時代發展浪潮中續寫輝煌,為國家發展貢獻獨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