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醫療設施老化嚴重 難應付超級細菌
香港文匯報訊 英國最新研究報告指出,英國每年約有7,600人死於超級細菌感染,另有約3.5萬人因超級細菌引發的併發症不治。報告稱,儘管政府已採取措施應對這問題,但進展仍然有限。
法新社報道,超級細菌是指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的病原體或細菌,導致治療難度大幅增加。專家此前稱,若抗生素失效,剖腹生產、關節置換等外科手術將可能變得過分危險而無法執行。
難以維修清潔 隔離空間不足
據英國國家審計署(NAO)發表的研究,自2018年以來,人類耐藥性感染數量增加13%,這一趨勢背離了政府原本希望減少10%的目標。報告亦指出,英國老舊的醫院基礎設施,阻礙了國家醫療服務(NHS)控制「抗菌素耐藥性」(AMR)的努力。這些設施條件差劣,患者被不必要地暴露在風險中。一些醫院和其他醫療場所已無法滿足現代醫學的要求,老舊的建築及設備更難以維修和清潔,隔離患者的單人病房也不足。
NAO強調,儘管政府10多年來一直實施跨部門系統性的AMR應對策略,但近5年的實際成果依然有限。NAO署長戴維斯表示,AMR構成「重大公共衞生威脅」,指出英國需在面對這一長期風險時更具韌性。據醫學雜誌《刺針》去年發表的研究報告,按目前趨勢發展,到2050年,超級細菌導致的直接死亡人數預計將上升至每年190萬人,另有820萬人死亡與其相關。世界衞生組織已將AMR列為全球衞生危機,並成立特別工作組研究替代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