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提醒公眾 解讀案件勿被誤導

●庾家豪
●庾家豪

●陳永晞
●陳永晞

●葉鑫昇
●葉鑫昇

●鄺浩林
●鄺浩林

●尹仲明
●尹仲明

●楊朗
●楊朗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葛婷)法官陳廣池在林卓廷等7人參與暴動案的判刑理由書中提到,2019年是不少人的人生轉折點,不少人忽然變成政治狂熱的動亂者,致使終生抱憾,悔不當初,又表示2019年7月21日在元朗港鐵站事件發生了兩宗暴動:一宗由所謂白衣人干犯,而另一宗則由非白衣人(或有人說稱黑衣人)的閘內者干犯。

  強調事件分「上下集」

  陳官表示,元朗721事件分為「上下集」,本案所指控的暴動,是指控非白衣人的閘內者,而閘內者的暴動並非單單由7名被告干犯。在相關時段,閘內有過百人,相信部分沒有被捕的閘內人都有在一定程度上參與暴動,或作為聲援者,或作為積極參與者。控方只檢控本案7人,因為有人在閘內拍攝的影像,以及林卓廷賬號直播的視頻,使閘內的暴亂行為清楚曝光。

  陳官坦言,721事件難免因為「下集」襲擊事件,致使有人把閘內非白衣人當作「受害者」。所以,為了完整起見和避免錯誤引導,他將當日拍得的146張相片作為裁決理由書的附錄,並再次把這輯照片作為判刑理由書的附錄,以便各方更容易掌握事件和一些細處點滴,不被「下集」襲擊事件所掩蓋。

  陳官表示,本案判刑的難處在於處於2019年的政治大環境,暴力事件此起彼落,但法庭亦要切合本案的特殊性質和各被告的角色,判刑不能輕輕放下,但亦不能沒有基礎任意重判。

  陳官在判詞結語中表示,隨着2019年及2020年暴動案件審訊的徐徐落幕,希望這段史無前例的香港悲痛史可以使人引以為鑒,把意識形態的政治分裂逐漸撫平,並在切合所有法例下理性對待。誠如特區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在本年度(2025)法律年度開啟典禮的演辭所言:「司法獨立是香港法治的核心所在。」「法官行事受法律原則約束,不為政治目的。法院並非輿論的仲裁者,亦非檢控機關的延伸;法院的本位是法律的守護者。法官的判決有理有據、公開發布,可透過上訴予以審視。法治正是藉此程序得以彰顯。」

  陳官強調,任何對本案的批評分析,理應細讀他在2024年12月12日所頒下的裁決理由書,並仔細看看夾附於判詞的146張相片,不要偏視、偏聽或被別有用心的人所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