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度財政預算案】長年期債需求大市場可吸納

●財庫局局長許正宇表示,一直有不少機構,尤其是長線保險公司都希望投資更長期港元債。香港文匯報記者北山彥  攝
●財庫局局長許正宇表示,一直有不少機構,尤其是長線保險公司都希望投資更長期港元債。香港文匯報記者北山彥 攝

●許正宇強調政府發債的安排十分清楚,主要為滿足北部都會區發展,以及相關工務工程需要。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許正宇強調政府發債的安排十分清楚,主要為滿足北部都會區發展,以及相關工務工程需要。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特區政府財政中期預測
特區政府財政中期預測

  許正宇:為基建工務融資 港債務水平十分安全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特區政府預期未來5個財政年度每年發債1,500億至1,950億元,債務上限比現時增加40%,即是由5,000億元增至7,000億元。就政府大增債務,財庫局局長許正宇昨日表示,政府的債務只佔本地生產總值(GDP)不足17%,債務水平相對其他經濟體屬非常可控水平,無礙香港的信貸評級。他強調,政府發債主要用於支持基礎建設以及工務工程,絕不會用作日常開支,並指政府一直有與評級機構進行密切聯繫,確保它們知道本港具體情況、發債計劃及財政管理邏輯。 ●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紹基

  許正宇昨日表示,政府發債的目的是支持本港基礎建設或工務工程,並不會用於日常開支中。他強調發債的安排十分清楚,主要為滿足北部都會區發展,以及相關工務工程需要,是符合穩健理財的原則。他續說,如果發債量超過原定規劃,需經過立法會審批,有機制對財政管理作出一定規範。對於未來發債計劃,就會按照屆時市場具體情況決定。

  他指出,一直有不少機構,尤其是長線保險公司都希望投資更長期港元債,正好與政府工務的工程年期相匹配,他有信心債券市場能吸納政府發行的債券。

  與評級機構保持密切聯繫

  國際評級機構穆迪2023年年底確認香港的長期信用評級為「Aa3」(即穆迪的第四高評級),但展望則由「穩定」下調至「負面」,並表示會繼續維持香港「負面」評級展望。許正宇昨日則指出,特區政府一直有與評級機構進行密切聯繫,確保它們知道本港具體情況、發債計劃及財政管理邏輯。

  新預算案指出,在中期財政預測期內,預計政府債務與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將維持在12%至16.5%的水平,屬於非常穩健和可控的水平,遠低於大部分先進經濟體的債務水平。政府並預計未來5年的經營賬目和非經營賬目的赤字均會按年收窄,其中經營賬目在2026/27年度起恢復盈餘;至於非經營賬目,赤字由2025/26年度的1,598億元逐步下降至2029/30年度的876億元。計入政府發債淨所得,政府綜合賬目在2028/29年度起將恢復盈餘。

  至於預算案中提出,港交所正積極籌備開通便利科企申請上市的「科企專線」,許正宇補充指,相關措施是希望提供一條專門的「管道」,以「一對一,手把手」的方式,讓科企公司能夠在上市工作上準備得更全面,由於上市申請人在遞交申請前,已充分進行了諮詢或溝通,從而加快了科企的上市申請及審批過程。

  金融發展冀重量又重質

  被問到港股市場其他改革方案,許正宇提到,在金融發展上,當局除注重公司的數量外,也重視質素,故未來將會審視上市要求和上市後的持續責任,並會檢視上市規則和安排,改善審批流程。另外,亦會優化雙重主要上市及第二上市門檻,以及檢討市場結構,包括研究設立退市後場外交易機制。

  許正宇又提到,「T+1」結算已是國際大趨勢,港交所正逐步提升系統,年底前可望兼容T+1結算周期,有關工作會盡可能地提速。另外,亦會在年內就改善交易單位制度(俗稱「手數」制)提出建議。他又說,積金局年內就強積金「全自由行」的具體方案諮詢公眾,隨後向政府提交建議,務求強積金「全自由行」可於積金易平台全面運作後盡快實行。

  許正宇直言,今次預算案全方位覆蓋本港股票、定息貨幣及商品市場,當中的上市機制及市場改革方向更清晰,「既重量,也重質」,進一步提升效率。事實上,本港市場近年不斷改革,讓市場運作更健康,今年以來港股的交投亦轉趨活躍,近日日均成交額大於2,000億元,較去年全年大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