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服務電子化 高效省人手
機械人助警巡邏 自助機報案平均僅4分鐘
財政預算案提出要善用科技,以及更具成本效益方式代替部分職位,使未來兩年公務員編制即使削減一萬個職位,亦能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服務。本報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多個政府部門已將服務電子化,包括警務處去年10月試用巡邏機械人在港珠澳大橋口岸執勤,報案室安裝自助服務機、入境處引入申請證件服務站、運輸署設置自助服務機等。有公務員工會認同智能化效果明顯,提升行政效率,有立法會議員建議文書職位由AI取代,將寶貴人力處理精密工作。
特區政府近年積極推行政務服務電子化,節省人手之餘,也提供更加便捷服務,例如入境處已於總部及部分分區辦事處裝設申請證件服務站,持有效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市民,可在辦公時間內用服務站申請特區護照;運輸署亦於部分牌照事務處設置國際駕駛許可證自助服務站,便利市民申請和取證。
逾八成人滿意「E-Hub」服務
警務處則於灣仔、旺角、元朗、觀塘等警署報案室安裝自助報失服務機,及由電子報案中心處理14種非緊急服務。警方資料顯示,接近一半由報案室處理的個案均與財物遺失有關,而自助服務機處理每宗報失案件平均只需4分鐘。
至於電子報案處理及分析中心(「E-Hub」)截至去年1月31日,收到59,357宗科技罪案及詐騙案相關的電子報案,所有案件均得到適時跟進。1,166名受訪報案人中,逾八成對「E-Hub」的服務滿意。
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主席葛珮帆表示,政府仍有許多文書處理職位,如翻譯、文員、記錄員、打字員未來可改用AI科技取代;而巡查山坡、建築安全事宜則可使用AI無人機,大幅提高效率。她希望各政府部門借這個「滅赤」的機會全面推動政府服務科技化,優化公共服務,並協助受影響員工調整工作,轉型增值。
香港公務人員聯會主席李方沖表示,目前公務員人手仍缺兩萬人,而政府目標是削一萬職位,所以各部門仍在積極招聘人手,「簡單來說,只是比原先招聘規模減少一半人手。相信科技進步,網上服務日益普及下,即使削減人手,仍能給市民提供高效、優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