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生活\導盲犬成長之路 經歷重重考驗

  圖:三隻導盲犬現身「香港寵物節」。\香港導盲犬服務中心Facebook
  圖:三隻導盲犬現身「香港寵物節」。\香港導盲犬服務中心Facebook

  行走在街上,有時會看到身穿背心的拉布拉多犬,牠們佩戴着導盲鞍,專注地幫助視障人士。搭乘港鐵時,亦能看到導盲犬引導視障人士在愛心座位坐下後,乖巧地縮在座位下的空間休息。對視障人士來說,導盲犬不僅僅是日常出行的好幫手,更是在孤獨時給予陪伴的家人。

  在香港,目前在役導盲犬的數量約60隻,但面臨視覺困難的人士達到逾11萬人。依照國際導盲犬聯盟建議的每一百名視障人士應有一隻導盲犬的標準來看,香港對於導盲犬的需求缺口巨大。「香港寵物節2025」期間,香港導盲犬服務中心開設了「導盲犬知多D」活動,帶着服務中心的明星導盲犬Soba,為愛寵人士講述導盲犬寄養家庭、導盲犬訓練的背後故事。\大公報記者 顏琨

  培養導盲犬需要花費不少功夫,香港導盲犬服務中心寄養家庭部主任蔡曉茵在講座中分享道,「導盲犬身上不同的配置代表着不一樣階段。身穿紅色背心『校服仔』的屬於幼犬,牠們一般在四個月就會去到寄養家庭進行社會化訓練,比如搭乘不同的交通工具,遵守不同的規矩、社交禮儀。如果導盲犬的身上不僅穿了紅色背心,還配有導盲鞍的話,牠的歲數大概在2歲至3歲。牠們需要經過各種各樣的考核,看看適不適合成為導盲犬。」

  進行社會化訓練

  導盲犬並不是手機中的導航軟件,在帶領有需要的人士安全地前往目的地時,需要經過多個指令的配合訓練,如尋找港鐵站、八達通拍卡機、自動扶梯等等環節。

  現場,Soba為觀眾演示導盲犬帶領的整個過程。在工作人員握住Soba的導盲鞍後,Soba便開始帶領工作。在遇到樓梯時,Soba會在第一節樓梯處停下並轉頭望向工作人員,等待對方確認第一節樓梯的位置。待工作人員了解第一節樓梯的高度後,開始上樓梯。

  同樣,在到達這段樓梯的最高位置時,Soba也會停下示意。在將工作人員引到空位前,Soba會將自己的頭放在椅子上,工作人員可通過撫摸Soba的腦袋來找到座椅的位置。經過撫摸椅背的位置後便可以坐下。當遇到空間逼仄的地方時,Soba會根據工作人員的指示,找到座位下的空間趴好休息,以免被人踩踏。

  需要極高自主性

  經過訓練的導盲犬可以幫助視障人士避開途中的障礙物,防止他們摔倒,以及提醒他們留意路上的突發情況,幫助他們安全行走。蔡曉茵表示,「導盲犬需要極高的自主性,是不能被強迫的。如果牠們不願意領路的話,是沒辦法成為導盲犬的。」

  在香港,除了導盲犬外,還會有助聽犬、社交信號犬、腦癇應變犬等不同類型的工作犬,幫助聾人及弱聽人士、自閉症患者、腦癇發作人士更好地生活。在訓練之外,牠們則與一般寵物犬無異,會在寵物公園或是草地上盡情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