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心聲/倡優化稅制減負擔

  圖:馮先生希望政府提供子女教育方面等稅務優惠,減輕家庭負擔。
  圖:馮先生希望政府提供子女教育方面等稅務優惠,減輕家庭負擔。

  馮先生是出口公司負責人,一家三口,兒子10歲,正就讀小學。面對財政預算案「派糖」再進一步「減甜」,他認為雖是意料之中的事,但對中產而言,今年的預算案無疑是增加不少生活壓力。他說差餉減免首季上限只有500元,以及退稅只有1500元,一年就需要加繳數千元的稅款。而另一方面,取消2500元學生津貼,亦對正有幼兒在學的他,生活壓力更大,「近年政府鼓勵生育,但卻對幼兒教育的福利作削減,我認為不一定恰當。」

  「說實話,像是交通補貼門檻提升至500元,看似不多,但與以上總總加在一起,積少成多。」他坦言,近年香港經濟正在逐步恢復,各行各業疫情期間蒙受的經濟損失還正在癒合的階段,尤其是小本經營者及中產家庭,在疫情期間可謂是傾力維持公司及家庭狀況,恢復時間就更長了。

  他認為,政府可考慮引入累進式利得稅或消費稅,讓高收入群體和企業承擔更多稅務責任,避免過度依賴中產階級的薪俸稅。同時,政府可提供更多稅務優惠,如子女教育、醫療開支等,減輕中產家庭負擔。政府應在開源節流中保持平衡,推動經濟轉型,優化稅制,並提供更多支援措施。\大公報記者 伍軒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