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案 教育篇/八大撥款減2% 三年省28億元

  圖: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宣布,未來三年資助大學撥款以累進方式每年削減2%,較原定撥款節省28億元。\大公報記者林良堅攝
  圖: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宣布,未來三年資助大學撥款以累進方式每年削減2%,較原定撥款節省28億元。\大公報記者林良堅攝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發布2025財政預算案,宣布未來三年資助大學撥款以累進方式每年削減2%,較原定撥款節省28億元。此外,八間資助大學將從一般及發展儲備基金中退還40億元予政府,以協助政府緩解財赤。連同2025至2028三年期調整學費水平所節省的12億元,三項措施合共為公共財政帶來80億元效益。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表示,教資會資助大學把未被動用的教資會經常補助金保留為一般及發展儲備基金,在現金流量需求出現變化時發揮緩衝作用。教資會主席雷添良表示,期望大學自強不息,繼續全力以赴,有效運用珍貴公共資源做好教學及研究工作。\大公報記者 華夢晴

  根據最新預算案,教資會未來三年(2025-2028年)對八間大學的撥款將每年削減2%,並以累進方式計算,即第三年總減幅達6%,三年平均減幅為4%。其間,大學每年平均可獲220至230億元撥款。

  撥款仍較上個三年期高

  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按既定機制計算,教資會的經常撥款原為709億元,削減後為681億元,共節省約28億元,並表示八間資助大學減幅一致,相信削減幅度在大學可接受範圍之內。陳茂波表示,相關撥款減幅與政府削減經常開支的幅度一致,強調撥款仍較上個三年期的632億元為高。

  政府消息人士表示,當局鼓勵大學開源節流,例如尋找更多捐款,並透露教資會於本月已和八所資助大學的校長溝通,各校長均表示理解當前財政環境。

  教資會表示,教資會資助大學把未被動用的教資會經常補助金保留為一般及發展儲備基金。現時八大共有1393億元的儲備,截至去年6月,各大學有111億元的一般及發展儲備基金結餘,教資會要求八大退還該儲備基金的三分之一,即共40億元,以協助紓緩財政赤字。

  教資會主席雷添良表示:「過去多年,政府一直投放大量資源推動高等教育蓬勃發展,並支持教資會推行各項新措施,讓大學積極發揮培育人才及推動科研的重要角色,建立令香港引以為傲的國際聲譽。此時此際,高等教育界定必勇於承擔,與社會同舟共濟。教資會期望大學自強不息,繼續全力以赴,有效運用珍貴公共資源做好教學及研究工作,堅定不移地為發展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和為國家建設教育強國作出貢獻。」

  科大:全力配合政府財政策略

  消息人士強調,此次安排為一次性措施,且屬首次實施,並指出剩餘款項(70億)可支持八間大學四個月的開支,相信退還金額不會對大學運作造成太大影響。至於各校具體退還比例,消息人士表示,教資會將根據各校實際情況作出決定。

  就削減撥款以及相關財務安排,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回應指,科大將全力配合政府財政策略,恪守財政審慎原則,在不影響教學及研究品質的前提下,竭力開源節流,包括推動跨地域、跨院校科研協作,以爭取更多海內外的研究撥款及促進知識轉移的收入。其他大學亦紛紛表示理解與支持。

  此外,預算案提及向職業訓練局提供的撥款,會在未來3年每年減少2%,涉及金額約3.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