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聽雨/街頭「新衛士」\黎 園

  在深圳南頭古城,一批機器人巡邏員悄然上崗,它們憑藉獨特的科技屬性,成為街頭巷尾的熱議話題,也為城市安保工作帶來變革。

  這些機器人身形小巧,身高一米四左右,體重約四十公斤,在人群中穿梭自如。它們運動能力出眾,全身二十多個關節自由度,移動速度可達每秒兩米,腰部三百二十度自由旋轉電機,使其能輕鬆完成扭腰、轉圈等動作,甚至還能做俯卧撐,機械式與類人自然步態隨意切換,盡顯科技的神奇。

  安保工作中,它們堪稱「智慧擔當」。搭載高清攝像頭和高精度傳感器,借助先進AI算法和面部識別技術,能實時監控周圍環境,迅速鎖定可疑行為和嫌疑人,編織起嚴密的「安全網」。它們可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巡邏,一旦發現警情,立即向後台發送消息,遇到暴力犯罪,配備的非致命武器讓它們有能力衝鋒在前。

  作為科技之都,深圳將人形機器人作為未來產業標誌性產品打造,機器人巡邏無疑是一張亮眼的科技名片。在警務工作中,節假日景區客流量大時,機器人承擔巡邏任務,把警察從重複勞動中解放出來,讓他們能專注於複雜警務,優化了警力資源。同時,面對持刀歹徒、爆炸物等危險,機器人不怕受傷,能衝在前面保護警察安全。

  不過,機器人巡邏也面臨挑戰。技術穩定性方面,有時會出現走路不穩的情況,在複雜環境下的穩定性有待提升。深圳地形、天氣複雜,各種突發狀況多,機器人的環境適應能力還需加強。

  機器人巡邏是科技與安保的大膽融合,雖有挑戰,但每次突破都將推動科技與人文的深度融合。未來,隨着技術進步,機器人巡邏員有望成為城市不可或缺的風景線,為城市安全帶來更多保障,讓人們在科技便利與人文關懷中享受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