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案 財政篇/強化版財政整合 削政府經常開支

  圖:預算案提出「強化版」財政整合計劃,以節流和開源作為重點,預期赤字水平會逐漸下降。\大公報記者何嘉駿攝
  圖:預算案提出「強化版」財政整合計劃,以節流和開源作為重點,預期赤字水平會逐漸下降。\大公報記者何嘉駿攝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昨日出爐,本年度錄得872億元綜合赤字,連續三年錄得大額財赤。預算案「派糖」再進一步「減甜」,並提出「強化版」財政整合計劃,透過加大政府經常開支減幅、公務員凍薪等節流措施嚴控政府開支,同時提出增加飛機乘客離境稅等增加收入。政府預期,赤字水平會由2026/27年度開始逐年下降,到2028/29年度可望恢復盈餘。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強調,本港經濟增長勢頭持續向好,為未來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有信心和決心克服挑戰。

  有學者認為預算案較多技術層面調整,香港現時僅百分之十幾的負債比率是可接受,相信發展創新科技和北部都會區等基建項目,可帶來長遠回報。\大公報記者 曾敏捷

  本年度政府整體收入經修訂約為5596億元,較原預算低11.6%。其中賣地及印花稅收入均較預期少,當中地價收入為135億元,較原預算大幅減少約195億元;印花稅收入為580億元,較原預算低130億元。整體開支修訂預算為7548億元,與預算相若。計及已發行及償還債券款項後,政府綜合財政赤字收窄,由上年度的1016億元減至本年度的872億元,但仍較原預算的481億元增加近一倍。

  薪俸稅退稅上限 減半至1500元

  陳茂波預計,政府下年度財政仍會「見紅」,綜合財赤會進一步收窄至670億元,但政府經營賬目可望大致達至平衡,並從2026/27年度恢復盈餘;至於非經營賬目,由於提速推展北都及其他與經濟民生相關的工務工程,預計在中期預測期內均會出現赤字,但赤字水平由2026/27年度開始逐年下降,到2028/29年度可望恢復盈餘。

  財赤下「派糖」規模減少約三分之一,由去年的115億元減至78.63億元。薪俸稅、個人入息稅退稅上限由3000元減半至1500元,政府少收29億元;利得稅寬減上限同樣減半至1500元,政府少收2億元;差餉繼續只寬減第一季,上限亦由1000元縮減至只有500元,政府少收17億元;綜援、生果金、長者生活津貼、傷殘津貼、在職家庭津貼維持出多半個月糧,涉及額外開支31億元。

  陳茂波:有信心和決心克服挑戰

  預算案提出「強化版」財政整合計劃,以節流、善用政府財政資源,以及開源作為重點。具體節流措施包括加大「資源效率優化計劃」力度,新年度起政府經常開支削幅要增至2%,連同2024/25年度的1%減幅,至2027/28年度累計削幅為7%,4年累計節省約624億元;2025/26年度,所有行政、立法、司法機關及區議會全體人員一致凍薪等。

  開源方面,政府提出增加飛機乘客離境稅、收取各項人才和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申請費、檢視政府隧道和主幹道收費等方案,料每年可為庫房帶來6.2億元至150億元收入。

  此外,政府會在新年度將六個種子基建合共約620億元未需動用撥款,回撥到政府賬目。防疫抗疫基建約150億元餘額亦會在下月回撥至政府賬目,並反映在2024/25年度修訂預算中。

  陳茂波總結時強調,面對公共財政壓力,政府已積極面對,並強化財政管理,有信心和決心克服挑戰,對香港未來仍充滿信心及期盼。

  香港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由於預算案「派糖」措施着墨不多,一般市民未必有太大感受,但他認為政府提出削減經常開支由1%提升至2%,是相當大的幅度,而很少政府能完全沒有赤字,「相比其他地方,香港政府負債比率得十幾個百分比,是可以接受」。麥萃才強調,發展創新科技和北都等基建能吸引外資之餘,可以製造更多就業機會,也是穩定地增加政府收入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