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發展/自資院校內地生限額放寬至40%

  圖:教育局昨日宣布,逐步放寬六所自資院校的內地學生限額。圖為香港都會大學。
  圖:教育局昨日宣布,逐步放寬六所自資院校的內地學生限額。圖為香港都會大學。

  教育局昨日(26日)宣布,已取得國家教育部同意,逐步放寬已獲批准招收內地學生入讀學位課程的六所自資院校的內地學生限額,以及批准有關院校面向全國所有省(區、市)招生,以進一步支持自資專上教育界別的健康穩健發展。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是次放寬安排將可善用香港自資界別靈活多元的優勢,為國家和香港培育人才,支撐國家高質量發展,並為香港增添動力。」都大與恒大回應表示,歡迎相關安排,會積極提交相關申請。

  招生範圍擴至全國

  由2025/26學年起,相關院校的全日制經本地評審的自資本地副學位及學士學位(包括銜接學位)課程的內地、澳門及台灣學生人數限額,將按循序漸進的原則及相關院校現行限額的使用情況,分階段提升至40%。教育局會要求相關六所院校(香港都會大學、香港樹仁大學、香港恒生大學、香港珠海學院、東華學院、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就其招生安排及學生支援服務等相關事宜及數據提交報告,以訂定各院校的適用限額。

  教育局表示,會理順有關限額的計算方法,以提升自資院校在收生規劃方面的確定性,並更有效善用院校的教學資源。當局亦會與相關院校保持溝通,協助院校理解並落實有關收生安排,同時維持嚴謹的質素保證機制,確保自資專上課程的質素及保障學生利益。

  都大回應表示,歡迎這適時的彈性安排,樂見特區政府獲國家教育部同意,逐步放寬自資院校招收內地、澳門及台灣學生人數限額。都大指出,現時內地、澳門及台灣學生人數限額已達20%上限,並處於上升趨勢,因此會積極向教育局提交相關報告,以期望於2025/26新學年提升限額。

  恒大亦表示歡迎,校長何順文認為,有關措施有助促進自資院校的長遠可持續發展,對地區高等教育作出更大貢獻,以及提升公立與自資院校的政策公平性。他表示,恒生大學將向教育局提交有序增加內地和澳台本科生數目的建議,亦希望政府能及時推出相關支援措施。\大公報記者 郭如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