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留億元升級智造生產線 料惠400企業

●圖為生產力局開發的智能包裝設備,為中成藥產品進行包裝。 資料圖片
●圖為生產力局開發的智能包裝設備,為中成藥產品進行包裝。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楊盈盈)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中提出,將於今年內推出「製造及生產線『升』級支援先導計劃」,為期兩年,政府會以1:2的配對比例,向每家在港營運生產線的企業提供最高25萬元資助,協助企業訂立智能生產策略,及為現有生產線引進先進技術。該計劃已預留1億元,預計可惠及約400家企業。

  年內推先導計劃 數千企可申請

  特區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去年9月推出的新型工業加速計劃,企業須投入不少於兩億港元資金,涉及金額較大,今次的新計劃資助額較少,門檻也較低,主要面向在本港有生產線且營運一年或以上的中小企,協助他們改善現有生產線,估計約有數千企業符合條件申請。消息人士指,當局會先推出計劃,再看市場反應再作調整。

  同時,去年優化的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將加大力度支持本地生產商轉向智能製造。計劃支持在港建立的新智能生產線數目已突破100條,涵蓋不同行業,包括生物科技、納米纖維材料、新能源等,總投資金額約13億元,同樣是1:2的配對比例,其中9.3億元屬私人公司投資。

  新型工業加速計劃亦已批出首宗申請,總投資金額為6億元,其中政府資助金額為2億元,該項目將建設生命健康科技領域的智能生產設施。

  政府並正籌備推出總額1.8億元的創科加速器先導計劃,同樣以1:2配對比例,向每家專業初創企業服務機構提供最高3,000萬元資助。通過這些機構的商業網絡及經驗,計劃將進一步豐富本港的初創生態圈,為他們提供更多發展機會。

  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下成立的香港太空機械人與能源中心,目標是研發一款多功能月面作業機械人,為嫦娥八號任務作出貢獻。特區政府已開展籌建第三個InnoHK研發平台,聚焦先進製造、材料、能源及可持續發展。政府消息人士透露,3月初將會公布邀請院校提交建議書,預計明年初有結果。

  特區行政長官於去年施政報告中宣布設立100億元的創科產業引導基金,加強引導市場資金投資策略性新興和未來產業,政府正邀請相關機構提交意向書,並計劃於年中向立法會申請撥款。

  陳茂波提到,低軌衛星是全球衛星發展的新趨勢,相關技術能廣泛應用於交通物流、智慧城市等領域。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正研究簡化審批營辦低軌衛星牌照的流程,並在本年內完成相關工作。金管局與數碼港去年合作推出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沙盒,促進銀行業的創新及發揮人工智能的潛力,金管局將參考全球發展趨勢及沙盒經驗,發布實務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