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儲備基金首「回水」40億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陸雅楠)特區政府教育局配合特區政府的資源效率優化計劃,在2025/26年度起連續三年每年額外節省2%經常性開支,同時在不影響教育質素和教學團隊前提下,進一步整合和優化教育資源運用,包括首次要求八所資助大學從一般及發展儲備基金約111億元結餘中,一次過退還40億元,與政府共渡時艱。未來三年(2025年至2028年),政府予八大的撥款為681億元,已包括每年削減2%的撥款,比原本節省28億元。
根據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建議,2025/26年度教育總開支為1,124億元,佔政府總開支的13.7%。其中1,029億元為經常開支,佔政府總經常開支的17.5%,較2024/25年度原預算下調約3.7%,即39億元。若撇除年度薪酬調整約23億元的影響,則較去年度原來預算節省約62億元。
未來三年予八大撥款減至681億
特區政府未來三年對教資會的總撥款將由原計劃的709億元減至681億元,八大撥款將採用「2%-4%-6%」遞增式減幅。2025年至2028年每年平均撥款約為220億至230億元,三年共節省28億元。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教資會已於本月與八大校長開會說明情況,大學均願意承擔此溫和減幅。另職業訓練局亦將與八大一樣,承擔每年2%減幅,未來三年共減少約3.5億元。
八大總財政儲備高達1,393億元,其中約176億元來自教資會資金的撥款,包括111億元一般及發展儲備,及65億元配對補助金。消息人士指,教育局會通過教資會,首次要求八大從其一般發展儲備基金的結餘中,一次過退還40億元,這是過去各校用剩的教資會撥款。教資會將檢視各校財政狀況,按比例由八大共同承擔該40億元,而儲備中餘下逾70億元則可支撐大學四個月的營運開支。
學生津貼2500元下學年起取消
因應現時向所有中學日校、小學和特殊學校及幼稚園學生提供每年2,500元的學生津貼不設資產審查,為配合特區政府精準扶貧策略,下學年起將取消相關補貼,可節省約20億元。有經濟需要的學生可通過特區政府各類須經入息或資產審查的資助計劃,在學費、交通、上網、考試和書簿等必要教育支出上,獲得適切幫助。
在整合資源方面,教育局將減少約2%公帑資助學校及幼稚園一般資助,並整合部分津貼,如向公營及直資學校提供經整合的全方位學習及姊妹學校津貼,並調整發放安排如採用整筆撥款形式,讓學校按需要及緩急優次更靈活運用。
教育局將與學校保持溝通,及後會成立專責小組,研究改革及整合各項給予學校的津貼,預計4月會確定成員名單。
另外,教育局連同轄下教資會及學生資助處會配合縮減編制的措施,在2024/25年度及2025/26年度分別刪減共75個及51個職位。